《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129,4-11-2,公孙丑章句下11-2》
今天是丙申年己亥月丙午日,十月廿一,2016年11月20日星期日。
【高子以告。
曰:"夫尹士恶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
一.高子,是孟子的弟子。高子听说尹士的议论孟子的言论以后,向孟子报告。
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孟子的机会教育法上场了。把一件事掰开了揉碎了摆在眼前,此亦启智开愚之法。
一件事,僵死于固守的话语上,则难顾心路,则难以领会精微幽深之情,又如何能领路壮阔无极的精神世界呢!
此刻孟子的言行,谁肯探幽深体,谁就能进步,谁就能受益。
孟子说,君子的出或隐、离开或赶赴,如果只顾自己高洁,这也不难。
难得的是什么呢?
孔子说:"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星云浩瀚,天命宏大;大人是社会命运的总开关;圣人之言是文明火炬。
孟子说,难的不是做到洁身自爱就好了,要知道,真想为这个时代,为这个社会,为这一时期的文明做出贡献,想以一身之学有所作为,委曲从容,必有出于常情之外的地方。听了尹士的议论,他哪里懂得了我心呢?我当初千里而见王,不是出于预测齐王成不了商汤、周武王那样的雄主而姑且投奔他的。我的想法是,道在于我,使命和方法都在我,有宗可旨,有措可施,只要做了,就能辅世长民。如果一见之后,磁场对路,就有机会辅佐他成就商汤、周武王一样的开朝大业。我出来的目的是行道于世,这是我的大愿!至于,谈不到一块儿而离去,岂是我的本心?只不过是因为我的建议不被采用,而我,不能放下所学听从于人,使道失去实施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我又不能占着位置吃空饷。我就处在这样一个非常境遇中,辗转考虑,实不得已而后决定离开。想当初,为着施展抱负而来,今日不得已离去,仍不忍马上转换态度和心境,把那初心一下子抛下;始终怀抱着经世致用,使天下得到像商汤和周武王开创的好时代一样的好处,为此而迟迟,又有什么不对的呢?尹士怎么会知道过些呢!
三.如果没有恩师教导,时常加以拨乱归正,我是读不出这样一个孟子出来的,而既使是这样的孟子,我也无法从中汲取有益于长养精神的食粮。沉渍其中,历风淬火,美极了。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译注》杨伯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