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预设和生成不一样怎么办?
我都喜欢用学生好不好去选择上公开课的班级。所谓的好,就是学生有表现力,发言刚好是老师预设之中的答案。遇到这样的班级,是老师上公开课的一大幸,课堂教学出彩是毋庸置疑的。
可让老师最头疼的是,你想要的答案他要么打个擦边球,要么离题十万八千里。特别是公开课上,下面乌泱泱坐的都是听众,而学生却在一个问题上使劲纠缠,你想把他引进埋伏圈就喊打,可他就是不上当,老师也只有汗涔涔了……
记得苏教版二年级有篇文章《孔繁森》。当我讲到孔繁森为了帮助藏族的三个孤儿,自己不仅每个月去看望他们,还用自己的工资去支援他们读书。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孔繁森这样做,会对他的家庭生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无非是让孩子们体会孔繁森为了藏族孩子无私奉献的精神。可有个孩子就是不上套,他站起来振振有词地说:“他老婆肯定觉得他有外遇了,还要跟他离婚。”天哪,仅仅二年级的小屁孩竟然会如此理解?
是批评孩子的思想不健康,还是尊重学生的自我体验?我选择了尊重孩子。语文即生活,脱离生活的语文学习是空中楼阁。孩子既出此言,一定是有他的生活经历。
我微笑着问:“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他把钱都帮助了别人,他们家的生活肯定就很困难。他老婆一定会生气的!”孩子肯定地回答。
这就是孩子的思维,简单而美好。如果老师一谓地强化自己的预设――孔繁森的无私奉献。这和学生的生活认知就有了距离。我们要求孩子说真话吐真言,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又一谓地教孩子说空话,说假话,这对孩子的认知是不利的。
有人说,语文是无关乎考试的学科。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哈姆雷特。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敢于说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培养他们敢于质疑的品质。不要因为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扼杀了孩子的个性。顺学而教绝对不是一句说说而已的口号!
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