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年末,祖国大地各处人民都在忙着承上启下。单位里有总结,公司里有年会,群体在跨年,个人在跨岁。人们在生活里、网络里用各种形式挥别2017,迎接2018。
今晚,我在朋友群里读到一篇文章,大致的内容是“还记得十年前的2008年吗?”,于是我迅速被拉入怀旧的队伍。2008年,那一年“北京欢迎你”响彻世界;“汶川,挺住”成了悲壮的史歌,冬天的雪灾犹如世界末日,忽然飞升的房价到如今依然是百姓们的痛。……
十年晃荡,一文回头。接着,我看到网友在文后的一句点评“说起十年前,总以为是1998年”。噢,我竟然有片刻幻觉,不知自己身处何时。2018、2008、1998,我也傻傻分不清,趁机回望了一下自己过去的岁月,看到的是曾经那张幼稚又假装老成的脸,脑海里闪现了一些影响我的片段之后,本已惭愧的心瞬间变得不知道有多惭愧。曾经的期待如梦,近乎化成泡影,现实从不会遵守梦想的套路,同时该有的也会一个个出现,个人在人海里淹没,平凡地计较着得失,随岁月老去。
好不容易回过神来,又被朋友推送的链接所吸引。她推送的是我想看又看不到的维也纳音乐会,我马上叫上我的小伙伴——儿子一起欣赏视频,欢快的笑声,经典的歌曲,酒杯和笑脸交错,通俗与高雅共存,画面竭力地表现着艺术的魅力和世间的恩典。
朋友问:“你还想看更多吗,给你一个链接。”不到一秒钟,“啪”,发来一个长长的链接,标题是”历届维也纳轻音乐会”。当期待被现实填满,却总觉得少了什么。
世界亦是如此慢慢地失去惊喜。
此刻,正是元旦的跨年夜,我守候着生病的孩子,对自己有一个有趣的新发现:
我好像总是保持着一个尝试的心,
孩子生病了,我尝试着不同的方法让他好起来;和孩子的沟通,我也是尝试着不同的方法看他会有什么反应甚至我生孩子也是为了尝试肚子怎么出现一个生命,包括我自己的专业,我的爱好,我的工作,我好想只是为了尝试,也许是不大负责的尝试。我似乎总是没有意识到,面对生命,没有人会慷慨地对我说“没关系,再来一次”。好吧,这就是我。
低下头,我看着孩子有点累而安静的脸,脑海里是80年代那种胡同过道里叮叮当当的掌勺声和晚间7点至7点半电视里自始至终的歌舞升平。那时的我也是孩子,期待被温暖包围。
就这样,我在现在和过去之间来回交错。其实,我究竟生活着那个片段?此刻的我感受不到多大的区别。生活始终是这样,有承受和不能承受之苦,有满足和散发光芒的小快乐,一直是有点回避又感觉有点孤单,有点热闹又感觉有点失落,有点温暖又会有点担心,有点感恩又总有点痛楚。有点小确幸,也有点坏心机,不好和好的是事情的两面,每一刻都体会丰富和五蕴杂陈。
这是一件好事,在过去和未来模糊的时候,心灵便开始感受。
来吧,一个微尘一粒杂草,一颗随波的浮萍。来吧,一棵大树一只猛兽,一朵天上的云……
回过头写我的感悟:
该死的日子已经死了,所谓2017已逝,不管你用这个分界线来代表你的豆蔻年华、前半辈子还是余生,此时只能回望和珍藏,无法改写和抹去。
该来的日子总会来,所谓的2018年以降,把要表达的面具戴起来,把丢掉的东西捡起来,把想要的东西抢过来。为了证明那个所谓的自己,也许我们会继续平凡的算计着,在岁月中老去。同时,虽然时空把我们的生命片片分割,在偶尔超越时间和空间回归宁静时,也许一切都完全一样。
想说的已经说完,新年夜,恍惚间,我可能始终没有定位。当然,最后一句话邀请你在心间划上重点:
祝福你,如同祝福我自己,愿我们被2018温柔相待,愿我们温柔相待于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