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养育之别用“表扬”绑架孩子
从前有个小女孩,很小就在智商测试中拿到了很高的分数,在学校、在家都很受优待,经常被夸“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成绩优异的小女孩并不快乐,在学业上遇到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就会有挫败感。而且在专业领域内看到比自己厉害的人,就会沮丧。
后来为了搞清楚是怎么回事,这个小女孩成了斯坦福大学的发展心理学教授,她就是卡罗尔•德韦克。如果你也觉得把成功建立在“超越别人”的基础上容易使自己在困难,感到绝望,或者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享受学习的过程,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失败,那么就来了解一下德韦克的故事。
德韦克的实验也是非常经典的实验之一,知道的人应该同样不少。这是针对“表扬”对孩子的影响的实验。在实验中孩子们分组后,有一组孩子得到的一句话表扬是针对“天赋”的;还有一组孩子得到的一句话表扬是针对他们的“努力”。第一组孩子在随后的实验中,会为了保持聪明,而不愿意冒犯错的风险,不敢选择难度高的题目,甚至重做简单题时,错误率还会增加;而第二组孩子则对后续的测验更加愿意尝试多种方法,哪怕失败了,也会很投入,重做简单题后,分数提升了30%左右。
德韦克的实验做了很多次,结论都是一致的,被夸努力的孩子似乎更有掌控感。被夸聪明的孩子在遇到挫折时往往有挫败感,尤其是成绩好的女生,受到的打击程度最大。
德韦克的研究跟踪持续了很久,也从而揭开了成功的秘密——思维模式的不同。德韦克发现,那些成年后发展得很好的人往往拥有成长型的思维模式;而另一些人则倾向于固定型思维。成长型思维者往往更愿意挑战新事物,学习新东西,能接受挫折和失败。这样的思维模式的差异,也解释了毕业几十年后彼此的发展差异。
究竟如何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呢?父母可以这样做:
1、多鼓励,少表扬;多描述,少评价。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变身“努力家”,这样他们才更有可能成为人生赢家。
2、乐观面对失败。失败没有什么,引导孩子去思考失败的原因,总结教训,寻找改进方法,那么就能激发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3、在孩子面前适当“示弱”。家长的示弱让孩子有“帮助”家长的机会,也让孩子明白,学识再渊博、强大的人也会出错,坦然接受,及时改正错误才是最重要的。
#育心成长•今日读书
小王跟我说过,他最不喜欢听老师评价“你们是我带过的最好/最差的一届学生”;我也听周周说过,她儿子的初中班主任给家长反馈时,从来不评价,只做描述,从而让她觉得很清晰。这两种很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经典的想要激励学生的方式,一种是更为科学的,可以把掌控感交还给家长和孩子的方式。前一种,孩子们如实反馈了他们的不想要;而后一种是更符合“不带评判的观察”这种人类最高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