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教育优质均衡化发展成为各地教育规划战略,但是,从接触到的几个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来看,实现教育质量均衡尤其优质均衡似乎还是一个非常遥远的梦,而不均衡倒是常态,这种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同省内不同地区间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普遍地向省会城市等经济较发达城市集中,同一市内优质教育资源向经济更发达的区集中。就以北京为例,你北京市政府敢说延庆区的教育质量和西城区的教育质量是同等水平的吗?
第二,同地区内校间发展不平衡,突出体现在城乡学校之间,城市学校比乡村学校优质教育资源要丰富得多,教育质量要高出很大一截。
第三,同一学校内不同班级之间教育质量也不均衡,突出体现在各学校纷纷设立实验班、宏志班等重点班,将校内的优质资源统统往重点班集中,班级被学校人为设置为三六九等,差班的学生成了陪太子读书的局面。
第四,同一学校内不同学科之间教育质量不均衡。一些科目成为了学校重点学科,而另一些不作为升学考试的学科成了教育检测时写在课程表上做样子的课程,甚至连同是升学考试的学科之间也是极度不均衡。
第五,同一学科内的不同内容、不同能力的培养也不均衡。以数学为例,检测过的几个区域几乎都体现出来的是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发展得好,而数学表达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得明显要差很多。
教育的优质均衡化发展,以上五个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都不能算作是实现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