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是一个坚强的人,但是我能在该坚强的时候坚强。你该明白,有些时候,你必须坚强。”小男孩哈里的话,直击我的心底——有些时候,你必须坚强。
谁不都不明白自己死后应该做点什么——就像人们不知道自己活着应该干什么一样。说不定,我们这些“人”,其实也都不过是一些记忆、错觉什么的呢!
我不大明白什么是“已经启程”,什么又是“奔向目标”,这些人又奔向哪里去呢?这真像一个谜。
我特别想见我妈妈,我爸爸,还有我姐姐,还有好多朋友也想去看。我想知道,没有我,他们可怎么办。我特别怀念那种感觉。风吹在脸上。也许你还活着,根本没把这当回事。但我真的很想那种感觉。
实际上,我怀疑,是不是一切都被安排好了,你永远也不可能参加你的葬礼。你不存在了,但生活还在。
有时候,树就像人一样。
我感到难过。有这么多幽灵在这里,说明他们都有没干完的事情,所以不能离开这个世界,去往天蓝色的彼岸。
他继续走,我伸出我幽灵的手去拉他的手。我们一起在小道上走,手拉着手,我的手拉着爸爸的手。
“精神奔溃?”爸爸说,“猫也会精神崩溃?要是这儿有人精神奔溃,那就是我。我就要精神奔溃了,是我,精神错乱,而不是猫!”
“原谅我,雅丹。”
再见,妈妈。再见,爸爸。再见,雅丹。我想你们。我爱你们大家。我爱你们所有的人。我非常、非常、非常地爱你们。比我能说出来的还要爱你们......
一幅幅动人的插图,一句句感人的文字,英国作家亚历克斯.希勒的力作《天蓝色的彼岸》,让看此书的人爱不释手——这是“富于幽默和感人至深的‘小书’”,是对人生、生命的“一种敏感、耐心的探讨”——这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给全球的家长和孩子们最伟大的人性启示”的书由英文翻译过来,被《泰晤士报》誉为“最受读者欢迎的生命寓言”,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在欧美各国风行一时,创造了数百万册的发行量。
这也是一个关于生命和死亡最深刻的寓言。
“我们走着瞧!我这次可算是恨上你了!我再也不会回来了!”这是哈里在出车祸前对他姐姐所说的,然而现在他真的死去了——小男孩哈里因为车祸去了另外一个世界,他不知道自己得死去多长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打发这些事件。他的作业还没写完呢,他多希望在他没有说出那话以前为姐姐做更多的事情。他想对他姐姐说声抱歉,他还想抱抱爸爸和妈妈。他正等着去天蓝色的彼岸,但他还挂念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和姐姐,以及老师和同学们,却又不知如何传达他的心声,直到他碰上一个叫阿瑟的幽灵。阿瑟带着哈里偷偷溜回到人间,来向亲人们和朋友们告别,并向他们表示歉意和爱......
“人们生生死死,没有人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他们不这么做,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普通,别人对此是不会感兴趣的。但我不这么想。我希望每一个人都知道我的故事。”
如何对待死亡?小男孩哈里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尽管,没有经历过生死的人,是无法直接体会到那种频临或死亡的感觉,但这本“小书”还是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生与死——作家安妮宝贝在书的推荐序中说,法国人曾写过一本《死亡》,书的末尾写着这样的话:如果我们只热爱生命而不热爱死亡,那是因为我们并不真正热爱生命。
“我去了。天蓝色的海岸线就在我下面。
我去了。
我现在就去了,我这次真的去了。
看着我,现在就看着我。我随时就要去了。
记住了,别害怕。这没有什么关系。我们都会很好的。
我已经走了。
我就在这一刻走了。
我真去了。
我去了。
我。
到那边去了。
祝我好运。”
当我在电脑前用键盘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心隐隐发抖——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死亡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对于像我一样的“创业者”来说,不就是在创业的过程中会历经一次次“死亡”吗?如果说,生理上的“死亡”是指肉体停顿的话,而创业的“死亡”则是意味着蜕变和重生的可能——无论怎样,《天蓝色的彼岸》让我们在感触到温暖、清新的文字的同时,也深切体悟到人性中最光辉和灿烂的爱,以及对生命的珍惜与尊重。世间万物轮回,亘古不变的是爱。你说呢?
“我并不是一个坚强的人,但是我能在该坚强的时候坚强。你该明白,有些时候,你必须坚强。”小男孩哈里的话,直击我的心底——有些时候,你必须坚强。
这不正是活着的我们本该有的生命态度吗?
“再见了。我将获得新生,但我不再是哈里了。可这不等于说你不会看见我。我还在学校里、广场上、足球场里——在所有的照片和记忆中。”
作者亚历克斯.希勒说:决不要在你怨恨的时候让太阳下山。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你睡觉前,决不能生气或敌视任何人,特别是不要敌视你所爱的人,因为你有可能今天晚上一躺下,明天早晨就再也起不来了......
更因为,尊重爱,珍惜生命,都是永恒的。
周国平说,“死不是绝对的终结和虚无。它教导我们:要珍惜生,但不必畏惧死。”
“不掩饰自己的情绪,也不装模做样的忧伤。” 望着桌前的鲜嫩的绿植,不由自主地想起这句话,有味道,也有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