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期选择」是我在行为经济学家、2017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三部曲
(《助推》《错误的行为》《赢家的诅咒》)中首次接触到的概念,当时便觉得很有意思,且之后在读塞德希尔·穆来纳森的《稀缺》时,又从其中隐约体会到,人们在「跨期选择」中所作出的错误决策,正是《稀缺》一书所提到的管窥、借用、余闲缺乏、带宽负担的罪魁之一。况且这一主题还具有相当强的现实意义,所以权且写篇文章出来,以飨读者。
韩寒曾讲过:『听过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很多时候,我们明明知道什么是对的,但却总是短视,屈从于当下的诱惑/压力,将重要却不紧急的长期计划无限期延后,最终追悔莫及。而「跨期选择」正是描述/解释这类短视行为的一种理论框架。
「跨期选择」讲述的是,在特定市场利率条件下,一个人会如何就他在两个时间点上的消费做出选择。换言之,相同的消费/收益对于个体的效用会随着具体产生消费/得到收益时间点的不同而不同,明显的,相较于一年后吃顿大餐,今天去吃会更具吸引力。
第一位提出现代「跨期选择」理论的经济学家是欧文·费雪,但真正完成「跨期选择」理论建模的却是保罗·萨缪尔森,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他提出了贴现效用模型来度量经济人(无限利己、无限理性、无限自控、追求效用最大化,与社会人相区别)在「跨期选择」问题中所获得的效用。
这里引入贴现效用模型中最核心的贴现率概念。贴现效用模型的基本理念是,对你来说,即时消费要比未来的消费更具价值,仍以上文中吃大餐为例,人们通常觉得,今天去吃大餐要比一年后去吃更具吸引力。用萨缪尔森的话说,我们在以某一贴现率对未来的消费进行贴现。如果一年后吃顿大餐的效用只是现在的90%,那么可以说我们未来大餐的年贴现率为10%。
基于这一贴现率的概念,至少存在两类人:
部分人的贴现率恒定,也即其年贴现率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数值,如始终是10%,则一年后吃顿大餐的效用是现在的90%,两年后则是81%(90%*90%),以此类推。该贴现率属于指数函数。
而另一部分人的贴现率会随时间递减,属于拟双曲贴现,或者通俗的说,具有现时偏见。举个例子,假定这一部分人同样认为今天吃顿大餐的效用是100,但明年就变成70,后年以及之后都是63。也即第一年的贴现率为30%,第二年是10%,之后的贴现率为0。
这两类人的差别在于:贴现率随着时间递减的人,永远都会在现在消费的比较多,而不会按照事先的计划来做。
对于第一类人,由于其贴现率恒定,所以两条效用变化曲线永远不相交。这意味着,从t0到t2时刻,第一类人的偏好始终保持稳定,永远认为减重目标要比大餐重要,所以他们不会被当下的短期诱惑干扰。
而对于第二类具有现时偏见的人,可以明显的看到两条效用变化曲线存在t0这一偏好反转交点。也即从t0到t*时刻,这类人都认为长期减重目标更重要,但t*时刻之后,短期诱惑的效用会急剧升高,超过长期目标造成偏好反转,从而出现『控制不住自己』的情况。
从贴现效用模型的角度来考虑,由于第二类人贴现率会随着时间递减,也即离目标的时间间隔越长,单位时间的贴现率就越小,而越接近目标,单位时间的贴现率就越大。换句话说,越接近目标,每缩短与目标的单位时间间隔所带来的效用曲线上升就越明显。(为了便于理解,反过来讲
:由于其贴现率先大后小,所以随着距离真正得到效用时刻的时间间隔的拉长,也即图中从右往左看,效用曲线会先急剧下降,再慢慢平缓下来。举个例子,这类人会觉得不等和等一年差距很大,但等五年还是等六年没什么太大区别)
再举个例子,具有现时偏见的人,通常会将复习考试内容的工作留到临考前的最后一晚,因为这期间有太多的短期诱惑导致了他们的偏好不断反转,从而长期拖延下去,直到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