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无双》中的落魄画家李问,凭借对油墨画以及铜版画的深入研究,获得“画家”的赞赏,把他收入自己的造假钞的队伍当中,2个月内不断研究,制造,修正,优化,在做了17个母板后,成功做出了一块能印出比真钞还真的电板。
01 这个社会从不缺螺丝钉。
大多数人在社会中或工作中扮演的角色都是螺丝钉,小到流水线工人,大到上市公司高管。
当你在这个工作岗位的时候,能为公司创造价值;如果你在公司的关键岗位,可能还自认为能为公司创造的价值还不小。但是,有没有想过,换个人能不能接替你?ta能不能也在这个岗位上发挥同样的价值?
我一个老乡,虽然家境贫寒,但他从小学到高中都是班里的前三。高考考上了西南地区比较有名的大学,在大学里各门学科都是优秀,还是学生会会长。在校园招聘中被某大型电子设备制造商录用被派往炙手可热的沿海地区,毕业三年已经混到物流部门的中层,期间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
公司领导对他很是认可,就在所有人都认为他的前途不可限量的时候,他的父亲病倒了,家里的兄弟告诉他,父亲可能不行了。他向公司请假半个月,往日对他赞许有佳的公司领导说最多给他一周,他知道自己父亲供自己读完大学有多不容易,在左右权衡后,决定辞职。
领导在挽留他的同时,已经在物色接替人选。最后,找了一个他的下属接替他,在他离职半个月以后,接替他的那个人在岗位上已经风生水起,表现丝毫不逊色于他。
无论你担任怎样重要的职位,你在这个职位上曾经创造过如何惊人的成绩。只要这个技能不只你一个人会,在你离职以后,会很快有人能接替你,甚至超越你。
02螺丝钉的价值,由谁决定?
如果你为公司创造的价值是可量化的,这算是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尺,毕竟成绩在那,没人能否认。比如,你是销售人员,你这个月成功卖出去了100万元的产品;又比如,你是快递员,这个月送了2000个快递……
如果你为公司创造的价值是不可量化的,比如,你是办公室文员;又比如,你是数据分析师。那你在岗位中的价值,就只能由你上司决定;一旦由别人来决定你的价值,不可控的因素就太多了。上司对你的第一印象、ta的喜好、别人在ta面前的只言片语,都会影响ta对你的价值评判。
电影中的李问为这个社会提供的价值,或许连隔壁中餐馆的洗碗工都不如。他一直很用心的在画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就算他认为自己的画已经无可挑剔。但,评判他作品的标准是当下的艺术潮流,是买画之人的喜好。别人喜欢,他的努力就能得到认可,画就能天价卖出;别人不喜欢,他的用心就被人冷眼相看,画就一文不值。
虽然残酷,但事实如此。你的工作是否得到认可,往往不取决于你为这份工作付出的努力,而是这项工作的结果是否符合你上司的“我认为”。
03 这个社会缺的是“匠人”
所谓“匠人”就是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手艺人。
李问在和画家解说《骑士、死神和魔鬼》这幅铜版画的细节,以及他在复制过程中的用料时。语气笃定,双眼有光,丝毫已经没了落魄画家的窘迫,全然一副“匠人”形象。
他说:
看真迹,就可以知道雕刻的深浅,画纸就比较复杂,四百年前是用金属筛网在无尘纸上压出图案。移动光源,就能看出纹理,好像钞票的水印一样。把纸放进放进碳酸钙和木质素就能泡出质感,行家用的油墨都是植物油,干得快,稳定。而我用核桃油、煤灰和松节油混合。
为了高质量的完成这幅赝品,他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了画的时代背景,制作方式,用料,特点。再加入自己的理解,结合已有的经验及材料,制作出了一副以假乱真的作品。
申赋渔在《匠人》一书中,描写了申村的瓦匠、木匠、豆腐匠等15位匠人,他们是从古至今,代代延续的一环。因为自家祖传的独门手艺,世代的传人在村里都不愁吃穿,备受尊重。
在岁月的长河中,独门手艺就是他们在各个时代存在的价值;手艺没有失传,是因为一直被周边的人需要。
反观我们工作中,太缺少这样的手艺人和“匠人精神”。我们每天赶时间、催进度,工作做完能交出去就算完事。
这个时代,“螺丝钉常有,匠人却不常有”,我们乐此不疲的当“螺丝钉”从来没有想过去当“匠人”。
螺丝钉越多,越要有意识去当一个匠人。螺丝钉随时会被人替代,价值也只能在体制内体现。而当你有了一门手艺或者技术以后,你的价值就不光由你上司评判,你不光能在现有的体制内发光发热,你不会再害怕出了公司自己什么都不是。
04 怎样去当一个匠人?
不是要你学李问,去研究制假钞的电板;也不是让你归隐田园,去当木匠、铁匠、瓦匠。
而是,要学习他们的匠人精神,认真、专注的研究一门技艺,提升自己在社会、公司的价值,也为自己留一条退路。
罗振宇在《罗辑思维》中讲:
组织内也可以诞生手艺人,以手艺人的心态在组织内存活,你只为自己的价值成长负责,就不用再刻意去迎合上司的喜好。
如果你是经常写报告的人,在写报告的时候,就不断研究如何高效把PTT、WORD做好,做漂亮。不仅自己能做好,还要能不断总结技巧,自己的独门技巧。
如果你是一名厨师,那就认真研习做菜,做到独特。干得不高兴,把老板炒了,自己开一家私房菜馆。
上面讲的老乡,他在原来的公司里之所以成长迅速,就因为他不光为了工作而工作,他在潜心在研究工作中的各项事务,各个节点的关键之处,同时也在不断的积累人脉。
安顿好家里的事情后,自己开始在离家不远的城市开始创业,和几个合伙人开了一家物流公司。内陆的物流发展不如沿海,有地方大展拳脚,他把在原公司学习到的东西,积累下的人脉,运用到自己的物流公司里,现在已经小有所成,目前正在筹划涉外物流。
如果,你在你的工作中,找不到静心钻研的方向。满大街的各种培训班,还有互联网上的网课,只要你有心要学,还愁找不到人教吗?找一门喜欢的课程,从喜欢到学会,从学会到掌握,从掌握到熟悉,从熟悉到匠人。
以一个匠人的姿态在这个社会生存,或许比只做“螺丝钉”多一分自得,少一分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