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的样子是由过去无数个大大小小的选择所决定的。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会对应着一个结果,如果结果失败了,我们会说当初的选择是错的,如果结果成功了,我们会说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我们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同样的选择(我这里所说的选择是选择了同样的方向的同时也选择了同样的努力和同样的勤奋。),有的人成功了,而有的人却没有成功。
这本书要告诉我们,我们的人生很像对赌,就像打扑克牌,你每一次选择下注的多少、跟与不跟、出与不出,怎么出,就算你的选择全部是正确的,你还是有输的可能性,这是所谓的不确定性,我们说它是运气的好坏。对,我们的不明白是忽略了运气这一成分。
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很大,我们的成功会依赖那么一点运气,但我们每一步的正确的选择会提高成功的概率。对事情的概率化是科学的选择与决策,但我们一般人都会忽略这一点,我们相信什么事情的时候,都不会考虑概率,要么全信,要么全不信。这就是这本书提供的最重要的一种思维,叫概率思维,也叫量化思维。
概率思维很容易理解,就是对事物的判断给予概率化,简单来说,我们说今天会下雨,但用概率思维来讲的话是,我们认为今天下雨的可能性是80%才行。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今天没下雨,我们会抱怨天气预报,但如果我们稍微有这样的概率思维就会坦然面对啦。
打扑克也是需要技巧的,但它不确定成分很大,也就是说运气成分很大,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当做某件事的运气成分大的时候,我们对这件事的技巧掌握就很困难,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打了一辈的扑克水平还是没有提高。
有个非常经典的、用老鼠做的实验。笼子里有个操作杆,如果每把这个操作杆拨动十下,就有食物奖励,老鼠很快就能学会这个操作。老鼠学会以后如果你决定取消奖励,老鼠发现拨动很多下也没有奖励,它也就放弃了。只要操作和奖励的关系是固定的,老鼠就能很快适应。但是如果把操作跟奖励之间的关系变成随机的—— 改成平均每拨动十下操作杆有奖励,但是有时候拨动一两下就有、有时候拨动20下也没有 —— 老鼠就会不知所措。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决定不再给奖励了,老鼠可能会再继续拨动几千次!
面对随机性与不确定性,老鼠无法在行动和结果之间建立联系。其实人也是这样,一旦有运气的成分,人们就很难想到还要吸取教训,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会减慢我们的学习速度,也会让我们对这件事上瘾。赌博是一项很不确定性的游戏,运气成分很大,但很多人还是乐此不疲。
人生有很多的选择,我们很害怕选择,其实做选择本身并不难,一个好的选择无非就是从若干个选项中选择最有利的一个,只要我们能够看清楚所有的选项,难的并不是选择本身,而是我们自己的自利性偏差。
出了事儿都怪别人,这真是人之常情。心理学家对此有个专门的名词,叫自利性偏差。自利性偏差包括三点:第一,如果我做这件事没做好,那肯定是因为不可控的、别人的、或者意外的缘故;第二,如果我做这件事成功了,那肯定是因为我水平高;第三,认为别人的成功都是运气,别人的失败则都是因为他这个人的水平本来就不行。
突然想起以前父亲的赌马,父亲总认为能够通过计算得出今天出什么马,从他那厚厚计算稿纸上可以看出,几十次中只要有一次是计算对的,他就更加坚信他的计算,其实从来没有赢过钱,但父亲还是一如既往的自信。这就是自利性偏差,这种态度会让你自我感觉良好,但不可能提高你的决策水平。
这本书大概的内容就是讲这些,其实我们每次选择的好坏,难道你自己一点都不清楚吗?只是外界不确定性因素太多,只要加上运气这个成分我们就会乱了阵脚,我们会不知所措,但只要你知道点概率思维,你就会把选择和运气分开,把结果与选择分开。这样会让你选择起来不会那么犹豫不决,也会让你对不好的结果也能坦然接受。
把选择与运气分开,把结果与选择分开。做为读书人,或多或少都会被人质疑过:你读了这么多书,现在还不是这个样子,和我这个没读书的人有什么区别呀!一般人听到这样的话,心中难免会有那么点生气,也可能会怀疑当初的选择。但是,你当初就不知道选择读书的好处大于不读书的吗?选择读书没有错,什么是有错的呢,一旦这个坏结果与好选择联系起来就有错了,因为我们忽略了运气这个问题。
好的选择永远那么清晰呈现在那里,它只会提高我们成功的概率,不会让我们一定成功,因为这个世界充满着不确定性,永远都有这么一个运气存在。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以成败论英雄,都说明了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