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领导力风里老师给我们上课,他的一个观点是,看很多微信文章,碎片式的学习,不如读教科书。后来,我们章老师提到教科书比较简单,上面的内容都知道了,入门可以读。关于读教科书,我谈谈我的想法。
教科书的好处不言而喻,其一,相对于其他书籍,教科书可谓包罗万象,某个领域中的关键的思想、理论都在教科书中呈现,它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对于一个学科领域的框架和体系,了解学科的全貌。不断再版,不断更新入最新的研究内容,也充实调整我们的知识框架。其二,能够写进教材的内容都是经过反复科学验证的被广泛认可的结论(特指学术研究,排除政治目刻意编写的教材),不然全世界每天这么多论文文献和研究,挑选哪些写进教科书里作为知识的传承呢?当然是其中最权威,最有说服力的,能够证实证伪科学的内容。所以要了解一个领域,当然需要读教科书。
但关键是什么时候读?
是像学生读书时那样,基本啥都不懂就读教科书来入门嘛?我认为不是,为了更好的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应该在当你对这个领域已经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的时候,再来读效果是最好的(这个道理和工作一段时间到一定层级再读MBA一样)。
一开始就读,面对一个全新的知识理论体系,往往会没有方向,没有重点,教科书字多书厚,这么厚一本书,让我关注哪里?又因为和过往经历缺乏链接,便不容易理解书中内容,更记不住,非常容易前看后忘,最后沦为催眠的“良药”。当已经对某个领域非常资深的时候读?当然可以,但会出现前面提到的,觉得早就懂了,失去了阅读的动力和兴趣,但这有个前提,虽然没有读教科书,但是相关的理论已经通过N条途径学习实践过了,这个时候,确实不需要再读教科书了。太早看不懂记不住,太晚又失去了必要性。可想而知,当你似懂非懂,有些经验但还不太资深的时候,最适合读教科书。
我最近在读沟通方面的一本“教科书”式的书籍《沟通的艺术》,就非常有共鸣。原来我日常的一些行为或者遇到的事,都已经被研究过了。比如,我前一阵参加了一门讲故事培训,老师想反映的是“通过故事别人能判断出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的观点,于是让大家练习验证,我讲述了自己作为年会主控在面对一项失误时如何应对的事情,随后老师让大家说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所有的人都说的是“有责任心”、“镇定自若”等正面词汇,就一个学员说我“稚嫩”。当时别人还需要练习,所以我就没再深入问“你从哪里看出稚嫩?”。但老实说,我还是很介意这样的评价的,我甚至脑补了诸如“可能他的生活经验太多故事太丰富了,所以觉得我说的这个小经历简直不算什么吧”的理由开脱。而在《沟通的艺术》一书中,提到了“批评者算式” :1条侮辱+1000条赞美=1条侮辱;人们会忽略所有的赞美,就只看到那一条侮辱,就像淘宝1000个好评你不看,就看那1个差评。所以我对于这个负面评价的情绪反应是正常的,这就是人性!进一步给我的启发是,千万不要随便评论别人,特别是当你没有或者不说出事实依据的时候!哪怕有事实依据,还得看你们的关系如何、那个人心态是不是足够“开放”,有肚量来接受别人的“建议”。
这是一个小例子,如果没有一些实践经历,看到教科书上写的原理描述,很可能会“看过就过”,就一公式,没啥感觉,而经历太多,一定早就悟出了“不要轻易好为人师给建议,特别不要随意负面评价别人”的道理。
是不是只要读教科书?
既然教科书那么全面,那么权威,是不是只读教科书就可以了呢?我的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我认为经历打底,教科书建立框架骨骼,应用和深入阅读是血肉,这是我感悟的学习顺序。读教科书建立了框架后,知识体系还比较单薄,因为教科书要全面就无法非常深入,各种理论基本理念观点铺陈下,这对于知识的转化是有难度的,所以读完教材后,可以选择你感兴趣或者需要应用的方面,继续读这个方向的书籍(这其实也体现了教科书的又一个好处,告诉你什么是好的,还会直接推荐,节约你的选择时间)。这些书籍便可以是具有“社交货币”性质的、应用类的书了,它们帮助你进一步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转化为行为。比如我读完《沟通的艺术》,便可以继续读沟通应用场景的书籍,比如《优势谈判》、《学会提问》、《好好说话》、《故事思维》等等,来将更多“家具”加入“沟通”这个房子中。
So~just keep learning~
下一篇,谈谈基于不同目的读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