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很久,常常想起曾经的学生。每每想起被“驱走”的那几个孩子,难言的复杂情感总会涌上心头,恰似石子投入轻波微澜的湖面,圈圈涟漪荡开,久久难以平静。
众生芸芸,从不同的地方聚拢,踏进同一所学校,走进同一个教室,看着坐在面前的这些孩子们,怎么能不让人相信这也是一种“缘分”?“同船过渡都是前世修来的”,在这里要共度两三个春秋的“缘”,又该是修多少年才能得到的?
可能是内心对“缘”的虔诚罢,面对班上的孩子,老师打心眼里喜欢,无论男生女生,无论内向外向,无论好学习还是爱运动,无论靓丽帅气还是长相平平……老师只希望班上的孩子能讲究卫生、守纪好学、关爱他人、悦纳自己……更相信每个孩子的身上都有闪光点,很用心地发现着,同时使孩子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挖掘自己的潜力,提高自身素养。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老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才能使孩子们心悦诚服地在老师陪伴下,一路向前。
刚刚升入高一,孩子们才从中考的战场下来,浑身的硝烟味尚未散尽,对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存在着憧憬与好奇,父母的谆谆叮嘱还在耳边响起,自己的拳拳志向犹在心中涤荡……在思想与行为上能够严格地要求自己;面对新的老师与同学时,希望能得到老师的重视与同学的认可,尽可能地约束与管理自己。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隐藏的一些东西会慢慢显现,刻意压制的一些毛病也会渐渐浮出水面。
这时,老师陪伴着孩子,要善于观察,发现问题给予及时解决。或私下约谈,或当众提出,或欲抑故扬,或旁敲侧击,或明确惩戒……一个班级,恰似一座山头,山上的一群“小猴猴”,需要老师这只“猴王”明观暗察,用心调教,使其活泼而不显凌乱,团结且各显其能。“巡视山头”成为老师的日常事务。
升入高二,存在一次大的“滚动”,文理分科,重点班与普通班再次进行调整。整合后的高二班级,比原来的高一班级更难管理,普通班的这个问题则尤为突出。孩子们之间已经彼此相识,不存在陌生与神秘,无须再遮掩什么。尤其是调皮捣蛋的孩子,如果聚在一起,其能量不可小觑。如结伴上厕所,返回时身上似乎有隐隐的烟味;成群迟到,带着“罚不责众”的挑衅;课堂上众口回答问题时,夹有故意起哄的怪腔,留神查寻,却又鸦雀无声,令人无从追究;上课的小话与瞌睡更是“顽疾”……要让这帮陋习缠身的孩子校正行为,将旺盛的精力投注在学习上,困难可想而知。
班上有几个男孩,早在初中时,可能养成一些坏毛病,比如旷课、抽烟、群殴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高一时,这几个男孩就走的很近,高二调整后又进入同一个班。心性相同的这些孩子,迅速抱成团。这下可好了,出则成群,入则结队,在教室查人时,缺则全缺,在则都在,俨然成为一部“战车”。
很棘手,得面对。再次统一思想,明确认识,端正态度,提出要求……但有些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三言两语能改变的,更不是一时半会能改掉的。有时颇费周折,好不容易有点改善,还不容你松一口气呢,迂回又很快出现。如此故事不止,麻烦不断,让人焦头烂额,不得歇息。
曾因迟到,在楼下挡过,责令其“面壁思过”之后,各自阐述自己的错误、认识以及今后的打算,给自己制定力所能及的目标,努力实现;也曾因抽烟,阐明利害后,让孩子从思想上认识到危害,表明决心,并以水票的形式为自己的行为“买单”;曾因旷操,在操场上对其进行“体能测试”,认识到自身的欠缺以及锻炼的必要性;还曾因课上与老师顶撞,让其进行“角色互换”、反思自己、认清问题所在,能够真诚道歉,求得原谅……
诸如此类的烦琐事,不胜枚举。事大事小,改过算了,一般不计“陈账”。只要孩子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好”,不会因曾经的错误而受到歧视。
但是,有一个“底线”不可突破,那就是“聚众打架”。现在,家里的孩子少,每个孩子都很“金贵”。发生“群殴”则是极可怕的事情:拳头下去无轻重;行暴之时会红眼;吃亏一方不甘心,势必会“一暴还一暴”,如此“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班里再三重申,发生打架斗殴之时,就是结束本班学习生活之日。不容商量!
本以为,老师的“佛性慈心”,孩子们的本分懂事,这个底线还是能坚守的。可是……
下午活动时,响起敲门声,走进一男孩。这个孩子母亲病逝,父亲独自一人拉扯他长大,很不容易。老师从内心怜惜着他,惟恐痛失母亲会影响孩子的心理。还好,孩子看上去很阳光,多少也让老师放心一些。这孩子进来后,首先承认错误,说他刚刚与外班一名学生开玩笑时,发生口角,因情绪失控,动了手。但已握手言和,保证不会再有事情发生。
老师和他确认此事后,认可了他能认识到失手并及时收手,并再三叮嘱万不可发生后序事情,又取出家里刚买的零食给他带上。认为此事到此为止。
当晚刚下自习,老师正打算去教室,接到另一班主任的电话,才知此事已经远远出乎意料。原来,这个男孩和“圈子里”的同伴说起此事,引起了他们的“愤愤不平”,非要再去“讨个说法”。于是,在班里“抱团”的这几个男生,下自习后对他人进行恐吓、勒索、群殴……
通知家长,分析利害,预测未知……抵住哀求与说情,责其领回孩子。那一刻,老师好绝情!
不为“底线”,只为在校孩子的安全;不是不喜欢这几个孩子,而是无力再对其安全负责;中止在校的学业,但孩子长远的发展谁也拦不住……
送走这几个孩子,班上确实清静了好多,但是老师的心中久不宁静。夜阑人静时,时常想起他们。
孩子们,现在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