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普曼的名字早在传播行业如雷贯耳,《舆论》出版至今已经有100年的时间,而让我觉得震惊的是,100年前美国社会产生的问题,在100年后的中国,依然严峻。至此,我已经完成了本书的第一遍阅读,但在我看来,这本书值得我们二次、三次、多次阅读。
信息流+碎片化=“大魔术师”?
“想吸引男的,就编造个天价彩礼的故事;想吸引女的,就搞点母婴账号分享点滴生活,没孩子?咱租一个。千万别说爸妈好,得说他们从小就控制你!——B站《大魔术师》
2024年的五四青年节,B站推出讽刺关于舆论讽刺的广告《大魔术师》,从各类噱头、博眼球的视频内容中取材,看完不免感慨,即使是正在学习传播学、学习广告创作的我们,依旧持续性中招。
我们作为个人该如何尽可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及独立的思考,以应对各种来路的信息,去伪存真?我们大部分人实际上在一系列社会问题与决策面前都是局外人,深处复杂多变的客观世界,而我们对置身其中的环境的了解远非直截了当,我们通过信息交流平台和友人的交流,再根据自己的”刻板印象“选择自己乐于接受的”真相“。这就是我们大部分人所谓”世界观“形成的实质。
书中李普曼用了很多例子给我们解释了新闻是怎么在新闻机构的手掌中被书写甚至被篡改并传播到大众那里的,以及新闻舆论是如何被政客们审查和操纵,盲目的公众在成见、时间、空间、兴趣、语言、观念的差异下是如何诠释新闻舆论甚至被其左右的。无独有偶,营销号们、各类账号、平台是怎样“拿捏”我们的?信息真假掺半,极具情绪煽动性,快速带动我们的情绪,利用我们的刻板印象,让我们选择它们为我们打造的“真相。
我相信这不是人们心中的理想状态,我们渴望真相,要求信息的有效性和透明度,不可一贯地依赖于官方话语、媒体报道、意见领袖,我们普通人也要学会对自己负责,至少对舆论的形成、导向、目的等机制有一定的认知和把握,耐心地搜集信息,甄别信息源,不要冲动地把自己赤裸地抛进汹涌激烈的符号浪潮中,海里没有浮板,只有一个接一个的猛浪。
书中提到“证据意识”,说“那些个体公民很快发现,参与各类社会讨论的党派人士之所以选择诉诸舆论,并非他们折服于大众的智慧,而更多是想利用人的善良天性,这甚至是对公众的证据意识的羞辱。”追问证据也是我们应当行使的权力。
有的书只影响读者的感情,有的书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新闻不是一面真实的镜子,舆论之川呜咽不止, 我们的思想浸泡在噪音中。 “
书中李普曼还阐述了拟态环境和刻板印象,相当经典,同时他也一针见血地指出“新闻从一开始就不是一面折射社会环境的镜子,而是对某些引人注意的情况加以记录的报告。”新闻媒体作为一种社会控制,它与真相之间总隔着一层薄纱,受众透过薄如蝉翼的屏障看到的世界始终是雾里看花,永远触及不到完整的真实,只有不断构造无比接近真实的脑海图景。
在这幅图景中,人们彼此割裂,以舆论为武器相互攻击。每天大量的负面新闻和五花八门的舆论扑面而来,压得人透不过气。各种极端对立的观点、情绪化的措辞、有悖于道德的言论、断章取义的表述、以偏概全的声讨甚嚣尘上。因为“无主见、意志薄弱、极度焦虑、营养不足、心灰意冷的人,数目十分庞大”,他们构成了当下中国网民的大多数。
在这片混沌互渗、真实与虚拟交织的现代社会,我们唯一能把握的是即刻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实,而不是看到的和听到的真实,更不是想象中的真实。
“如果你目睹了过去十年间人类社会的一切罪惫,却始终未曾真正看清世界上那些活生生的人,未曾体验过心醉神迷、憧憬未来的时刻,那么,就连上帝也帮不了你”我很喜欢李普曼的结语,即便看清了新闻媒体的本质和受众的弱点,仍然对社会和人性保持着真诚的乐观和希冀。
体验真实,诉诸理性,提升智识,抱有希望。尽量让自身的观念之光和新闻媒体之光照向同一个地方,我认为这是受众与媒体及舆论之间的平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