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丁香就知道自己不漂亮,脸上长满了雀斑。家里的活都是丁香干,虽然她是家里最小的。
哥哥都二十了,还尿炕,这成了全家人都心病,也是全村人的笑柄。母亲找遍了各种偏方,总是不见效,院子里经常晒着哥哥的被褥,那片片的地图惹来不少讥笑。
因为这个原因,哥哥这么大了也没人上门说亲 ,想找个媳妇怕是难了。
丁香的父亲是村里的干部,本来家里靠着父亲是过得去的,没想到父亲四十多岁的时候,端着碗蹲在一个小土堆上吃饭,一头栽倒就再也没有起来。
那年丁香十二岁 ,姐姐十六岁。家里的日子一下子艰难起来,哥哥又是个不顶用的,丁香辍学了,本来也学习不好,不如早点回家干活。
姐姐早就知道自己是要给哥哥换亲的。在村里,换亲的不少,大多是那家境不好,哥哥娶不上媳妇,拿妹妹换。
像哥哥这种情况,没人愿意嫁给他。多年尿炕,年纪轻轻像没长开似得,走路都直不起腰,一个朝天鼻,让人不愿看第二眼。
姐姐 正如花儿般,怎么会愿意换亲?谁都知道换亲如撞天婚,不知道会摊上什么样的男人,不过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换亲的,哪有什么好的。
所以,从母亲提起换亲,姐姐就满心的不愿意。母亲数落她:不换亲,你哥就娶不上媳妇,你妹还小,你不换谁换?
姐姐咬紧嘴唇,一声不吭。
村外来了修路的铁道兵,这可在村里炸了锅。多少年没修过路了,政府要在村外修国道,路是那么宽,修路的人是那么多。
村里人没事就去看那些铁道兵,像看什么稀罕物,回来就有了谈资。
小孩子知道了刷牙,水壶,还有面包,饼干……
最兴奋的是那些大姑娘小媳妇。很快的,就有姑娘半夜还不回家,让爹妈在铁道兵的帐篷外找着了。
还有那不安分的小媳妇跟人跑了。这下村里人可警惕了,严防自家的姑娘晚上出门。
可锁住了人, 锁不住心。私奔,成了年轻人反抗家庭的手段。
逃出去几天,生米做成熟饭,回来打骂一顿,也就不得不同意了。当然这种是找的当地人。
还有那被铁道兵招惹的,跟人出去待几天,发现人家有老婆孩子,哭着跑回来,家里自然又是一阵忙乱,上告领导,那兵是当不成了,遣送回家,可是自家闺女也没了清白。
姐姐就是那时跟人私奔的,她的对象是邻村小伙。有次晚上回来晚,爬自己院墙时,被母亲发现了,以为是跟铁道兵好呢,被奶奶好一顿骂。
姐姐一声不吭, 心说我才不会那么傻呢,找个铁道兵,他们早晚是要走的。
千防万防,还是没能阻止姐姐私奔 ,姐姐是半夜走的,留下了一封信,说是去东北了。
一家人捶胸顿足,也是无可奈何。换亲,是迟早的事。姐姐走了,还有妹妹,这一点,全家人都清楚。
丁香早就知道自己的命运,她没有想过反抗。
等到丁香十六,亲事就定下了,是四十里外姓李的人家。也是妹妹给哥哥换,妹妹二十 哥哥快三十了。
丁香没有挑,一切都听家里的。奶奶搂着她哭:如果你爹还在,也许就不用你换亲了……妮儿,委屈你了。
丁香给奶奶抹去泪水,她没有哭,同龄人还在上学的年纪,她就要嫁人了。
那家人还不错,男人虽然年龄大点,模样还周正,对丁香还不错。丁香回门时,脸上居然带着丝丝红晕,满脸的雀斑居然显得很可爱。
哥哥这边就不太如意了,新媳妇进门没几天就吵闹不止,说哥哥没用。
换亲的一般比较稳定,因为一家闹离婚,换的对方家里也不会安宁,大多是宁愿自己委屈些,也得保全这个婚姻。
所以,新媳妇闹归闹,不会轻易回娘家。母亲只得加倍对新媳妇好,同时加紧收集各种偏方,只有儿子身子好了,这个家才会保住。
一年后,姐姐抱着孩子孩子回来了。全村人都去看热闹。姐姐烫了头,穿着簇新的衣服,没了姑娘的娇俏,带着满脸的泪痕招呼大家。
全家人情绪都不高,显然都哭过。毕竟是骨肉相连,如今能回来就好。
姐姐过得并不如意,东北天寒地冻,婚姻生活也没有想象中的甜蜜,再加上思念家乡,姐姐还是决定回来。
丁香知道姐姐回来了,只是捎来了口信,说是有空回来看她。
姐姐不敢挑剔妹妹的无礼,当年她狠心离开,就知道会让妹妹换亲,是她欠妹妹的。
好在丁香过得还不错,姐姐再苦,也得认。这是她们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