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场马拉松,10公里花费时间在相当长时间内决定赢面。
本周是高考周,6月是毕业季。有关高考的话题,不同主题的毕业演讲以及应届毕业生招聘工作,让我有了一些感慨。第一学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毕业5年之内的事业走向,决定了可进入、可选择的行业和进入单位后定薪的基础。
确切的说,第一学历从哪所大学毕业更重要。从这所学校所处的城市到学校的排名,再到毕业生所学专业、上学期间所获得能够代表个人不虚度时光的证书或者参加的考试、有意义的活动、成熟的作品等等,按顺序影响简历筛选命中几率。
城市的选择
对比近几年来转正的十几名应届毕业的实习生。尽管这些学生均有四个月以上的公司实习经验,但是在转正考核中,对比其面对工作流程的信息获取渠道、面对突发问题的处理方式,以及在综合素质的考试和突然发问上,第一学历不是在一线城市的的小朋友略逊一筹,而这些小朋友整个本硕期间的实习经验、学习的资格证书、参加的活动以及可能的海外游学经历等等也弱于其他人员。于是几个武汉、南昌、大连、福州学校毕业的小朋友勉强录用,但是在定薪评价上显低。而这几个小朋友都是毕业院校的优秀毕业生。
从我的工作经验来看,一线城市的学生在接受信息、获取资源以及上进心、合理规划自己时间等方面的确比二线城市的学生更有竞争力。如果一线城市的知名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更是有更多机会选择优势行业。当然,也存在一些学生可能因为选择多,想要获得就更多,十全十美的选择很难兼顾。十全九美的选择还是较多的落在Top 10的毕业生中。
这几天几个网络知名人士有关高考的几点热议与我们录用的实际情况有所印证。
连岳建议所有的高考生报考志愿,首先选择大学时尽量选择一个大城市,在大城市里面认真的生活和学习几年。和菜头评价“孪生兄弟被母亲断网三年参加高考”的新闻事件是一件悲惨的事。2017年的高考作文全国卷I,十几个关键词中一大半都在网上热议过。并不是说断网就不知道社会热点、不知道如何写作,毕竟现在有智能手机,WiFi几乎覆盖大部分区域,即便没有见过真正意义上这些名词代表的实体(比如共享单车,比如高铁,比如享受快捷支付的便捷等),写出800字的文章还是可以的。这800字的文章只要语句通顺,前面的题目保驾护航,也不会造成考试失败。但是这个新闻事件凸显的是断网或者说不同区域、不同城市之间、代际之间、观念、视野、拥抱变化的心态以及应对未来变化等等差距增大。
当然,不见得所有人都必须到一线城市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将来不在一线城市挣扎,回到小城市生活,省城大学上学既离家近,还可以积累一定的资源和人脉。
专业的选择
这是一个越来越不太在乎专业的时代。信息的公开化,使得行业和专业之间的区别更加模糊。选哪个专业都无所谓,进入大学,做好规划,只要过了英语四六级、保证不挂科、保证能拿到毕业证,其余时间可以慢慢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重新确定选择方向。在根据方向确定应该通过的一些技能的提升。以我们目前同事的专业来看:机械、信息技术、物理、化学、机电、数学、会计、旅游管理、音乐、地产投资、土地规划、土木工程、金融、经济管理等等。但是80%以上的员工具有会计及法律方面的培训、考试、工作经验经历。
专业可以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成为什么样的人,与遇到的人、见到的事、看过、感受过环境很有关系。这个,可能一线城市具有更大的优势。
大学期间活动、实践的选择
其实,最没用的也许是学生会的干部。那是一个老师培养出来的小江湖。花时间不说,还经常衍生出一些不良习惯。
在简历筛选环节,学校活动中我较为看中的是:大学期间有没有参加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或者自己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发表文章、参加演讲、参加交流活动并发表文章或者演讲、自己自行组织一些组织(比如硬笔书法、晨起朗读、古文学鉴赏等)。最好有些自己发表的作品,维护的公众号之类的。
除了这些活动之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家教、促销在我看来都不能算是社会实践活动。有关培训、授课的实践,一些较大教育机构里面培训对象是成人的经验才有优势。
此外,规划好时间,考一些有用的必备证书,或者去听一些自己感兴趣,也想去就业的行业专业课程,最好能有作品呈现。
选择决定价值观,价值观决定机会走向。
啰嗦半天,似乎成了一个高考生的填报志愿以及怎么度过大学的建议。
关于选人标准,下节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