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晚自习读英语期间,我正在教室外和家长、学生沟通学习情况。
突然,“嘭”的一声响起。遂进教室查看情况,只见班上P同学的课桌掀翻倒地,P同学也正怒气冲冲地站在Z同学的课桌旁,正准备动手掀课桌。
在处理冲突之前先对二位同学的基本情况做一个简单的介绍。P同学是一位男生,思维能力很活跃,自我约束力较差,学习习惯不佳,在家庭教育中来自母亲的教育比较少。Z同学是一位女生,性格内敛,有轻微的自卑心理,不太喜欢在公共场合展现自我,曾经在七年级被部分男生起恶劣外号。
因此,在看到两位同学起冲突的时候,我非常意外。第一个意外之处,为什么这两位平时互相不怎么交流的同学会产生冲突;第二个意外之处,产生冲突后Z同学表现出来的行为竟然如此激烈。基于以上思考,我第一反应是P同学的某一行为是冲突的原因。但是,在处理二人冲突的时候,并未直接表露自己内心的偏见。
担任班主任三年多来,我从一开始的不问青红皂白,带有个人主观认识处理问题,到现在基于双方呈现事实基础后再来处理问题,私以为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当然,我不能说这是一张极好的处理方式,但是,我个人认为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务必要当事人双方理清事件经过,而且是双方都认可的经过后再来反思行为的对错,以及最后双方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因此,这一次,我同样参考以上流程来处理学生问题。
第一步:双方口述经过
Z同学和P同学分开站在教室外,两人单独陈述自己所经历的部分,其实我知道,基于人性的特点,每一个人所说的内容必然是有利于开脱自己责任的说法,所以Z同学说,简要经过是:Z不小心撞倒了P的几本书,而后通过C同学拾起再递还给P,但是P同学一定要Z同学亲自拾起。冲突由此产生,先是P扔Z的书,而后是Z掀P的课桌。听起来,是P同学过于执拗。
P同学说:Z撞倒了自己的一大叠书本,并且踩了自己的笔,而且自己提醒Z同学捡起书本时,Z同学无视,并要C同学帮忙拾起再转还,但是C同学只拾起一部分。遂冲突起。听起来,是Z同学非常无礼。
事件真相还原:
Z同学在晚读时间发现没有某一本书,起身去柜子中寻找,经过P同学课桌,不小心撞翻P同学的课本,途中无意踩到P同学掉落的笔,并踢走。Z同学想到以前P同学总是在课间随意动手拍自己,加之平时同学相处过程中的小矛盾,以及自己对他的讨厌之情,所以内心选择忽视P同学的要求,只是要C同学协助自己捡书并归还(这过程并没有捡起全部的书籍)。P同学越想越来气,所以起身报复,前往Z同学课桌前扔书,然后Z同学直接起身掀桌子。
第二步:双方反思过错
经过我的提醒后双方总结自己在冲突过程中的过错:
P同学:平时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会无意撩拨到班上的同班同学的讨厌之情,过于执拗要求他人全部捡起掉落的所有物品;最不应该最后起身报复Z同学扔掉她的书籍。
Z同学:不应该带有自己个人主观情感来面对当时的错误,如果换一个其他同学就不会有此结果;无心之错不应该不道歉;最不该最后起身掀翻P同学的课桌。
二人最关键的错误,就是在不恰当的时间处理矛盾。当时班级同学正在认真进行晚读,这并不是一个好的时间来处理双方的矛盾。
第三步:承担责任
承担做错事的责任是我每一次处理学生问题的最后留给学生自己想的一步。思考几分钟后,思维能力较好的P同学说的处理办法是:把对方掉落的东西全部整理好。我个人认为挺好的,因为P同学平时课桌整理情况不是很好,这对Z同学也是有点挑战。在整理过程中,P同学很快就整理结束,接下来他的行动就非常棒了,主动和Z同学一起整理自己的个人物品。
第四步:总结
Z同学对P同学最后回头来帮自己整理的行为比较意外,对P同学有所改观,认为对方也不至于自己想的那么不好。而P同学听到Z同学对自己的评价的时候,也比较意外。
最后对于这件事的一点点反思,最近在看日剧“legal high”,剧中的三观让我很意外。想着自己在处理学生问题时的身份,有点像法官。法官进行判决时的依据是法律,也来自于律师或检察官在辩护过程中对法官的一些影响。那么我作为班主任,在解决学生冲突的问题中,到底应该怎么样才是公平公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