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给前辈评诗,心里总有一些不安。毕竟自己只是喜欢“说诗”,其实自己什么都不懂。希望与我有相同爱好的朋友们,多多指点。
【虞美人】 柳
作者:洛阳•张金柱
袅娉青发纤腰软。初醒消魂眼。和烟和雨画桥边。叶底流声莺乱、似当年。
年年忍见春风面。管得离人远。一生何事最消魂。便是醉中折取、寄罗裙。
【诗词评论】( 鲁艳锋 )
上阕写景。首先,它是对物象的描摹。其次,对于物象的感受,不仅仅限于视觉,而且有听觉与之交替。
下阕抒情。主要写心象。折柳送别,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唐朝就有“折柳送别”习俗,但一般是朋友之间的送别。这里,词作者却赋予了它新的“象”和“意”:折柳寄罗裙(由“当面相送”,变成“远寄罗裙”)。且是“醉中折寄”。一般情况下,人“醉”之后,都是不清醒的,但词中男主人又是如此得清醒:折柳寄罗裙。目的很明确。这里有意脉的转折:本想借酒麻醉自己,减轻思念的痛苦,可是越是醉,越是清醒。动机与结果成反向运动(走向自身愿望的反面)。醉是为了忘记“离愁”,而这里却是醉也忘不了离愁。可见词中男主人对心上人的思念之切,感情之深。
再者,词也注意了关键词的内在关联和照应。“寄罗裙”与“离人远”的照应,上阕的“销魂眼”与下阕的“最销魂”的关联照应。“青发纤腰”与“罗裙”的照应。“醒”与“醉”的照应。
最后,柳,就是“美人”,美人,就是“罗裙”,人物合一。联想机制,运用得很好。
这首词,有结构的层次性和有机性;有内涵的丰富性,表达得含蓄性,辞格的自如运用,情感的特殊性;还有意脉的转折性,意境的恬静、优美性。是一首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