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加拿大学者克里斯多弗写的《亲密关系》一书,和今年看的另外两本心理学书籍比较,有一些相同点。
比如说“一个人童年的不幸会延续到成年以后,反之,则反”。《为何家会伤人》、《爱是一种选择》都提到过这样的观点。就拿婚姻来说吧。接触过一对姐妹,妹妹从小跟着父母长大,姐姐从小跟着外祖母和祖母长大。她俩的性格,相似部分之一就是敏感,不同的是妹妹乐观、说话做事慢条斯理、安于现状,而姐姐谨慎、自卑、急躁且总对外部环境不满意。虽说她俩的婚姻都是自己选择,但是姐姐跟老公之间的关系是那种远不得近不得的拖累关系,妹妹和她老公之间则是远也可近也可的良性互动。在姐姐的潜意识里,不管自己多努力总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其实从深层分析,应该就是不管自己如何努力,都不能换来父母的关注不能像妹妹一样留在父母身边感受亲人的爱。姐姐这种状态延续到婚姻生活中就是,我努力然而关系仍然没有改善,那么就放弃,进入不亲密就陌生的极端状态,且总是在两个状态之间摇摆。在妹妹看来,自己一般般努力就可,其他的随遇而安,因为自小跟父母一起长大,乐观、开朗,不像姐姐那样钻牛角尖,这种状态延续到婚姻生活中,就是希望亲密一些更亲密一些。同样,观察了很多在婚姻中幸福指数相对较高的女性,基本都是有着类似的经历,那就是很容易就能获得父母关注并且在5岁前没有经历与父母长期分离的那类人。同事小艳,家中三个女儿中最小的,极受父母和姐姐的疼爱,结婚后丈夫也是万般疼爱,从小到大也没受过太多的苦。同事小芸,虽说是家中的女儿却仍然极受重视,找到的老公会做饭会做家务会帮忙带孩子就是嘴贱一点,在夫家也有一席之地,对于自己小家庭的事也很有话语权。所以对这一点,我也很认同。门当户对是婚姻幸福的门槛,而结婚前幸福指数相对较高的生活模式依然会延续到婚后。
比如说《亲密关系》中提到的“受害者监牢”与《爱是一种选择》中的拖累与被拖累其实说到也是一回事。就拿上文中的姐姐来说吧,她和她的老公就是在拖累与被拖累中循环。当生活中遭受挫折和苦难时,这个姐姐首先想到的是逃避和后悔,而她的丈夫总是在扮演拯救的角色,但是在拯救的过程中要么用力过猛带给那姐姐更深的伤害,要么因为失去耐心变成迫害者加深了姐姐受害程度。但真正的问题其实是,那个姐姐应该自己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将责任归于其他人,也不能由他人用不恰当的方式去拯救。用《爱是一种选择》中有关拖累问题的描述来说,这个姐姐有受害者倾向,她老公有拯救者倾向。且她老公的行动并没非真心想拯救她然后让她从此相安无事,而是在拯救过程中继续向她施以“不自觉的伤害”,加深姐姐的伤害程度,从而让伤害—拯救这个过程无限循环下去,这样丈夫的英雄拯救者形象会一直以这种变态的方式延续,他的心理才会有满足感。如果想象一下,这个姐姐突然接受心理治疗,拖累症减轻,受害心理不那么严重,那么这个丈夫一定会失落甚至离开,因为他的拯救者形象已无用武之地,只有寻找新的拯救对象。
要说这几本书的不同,那便是《巨婴国》、《爱是一种选择》、《为何》提出问题说明现象,《亲密关系》则是提出问题并指出解决的办法。
读这几本书,还是很受益的。一方面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面临问题的深层原因,找到解决方案,在实际行动中督促自己改善问题,学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