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最高深的道理,如果刻意去寻找高深的道理,那注定是无法找到的。因为世界上最高深、最难懂的道理,其实就存在于最平凡、最普通的道理中。就像一切顺其自然,不必去刻意寻找。
禅宗说:“感觉到饿了就吃饭,感觉到困了就睡觉。”饿了吃饭,困了就睡觉,这其实就是一种悟道。
01 养生之法在于顺其自然,清静调养
真理不必刻意去寻找,真理就蕴藏在平凡事物中。
有一个长胡子的人,某天有人问他睡觉时,是把胡子放在被子外面还是被子里面,长胡子的人回答不上来,因为长胡子的人以前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当天晚上他上床睡觉,一直想着这个问题。把胡子放在被子里面,他觉得不合适,把胡子放在被子外面,他也觉得不合适。结果他一晚上都没睡好觉。
后来他想通了,胡子在里面还是外面都是无关紧要的,只要能做到顺其自然就好。
一切顺其自然就好,有时候过于执著于某事,反而失去本来拥有的平和与才华。
对于如何养生,曾国藩也强调,养生之法在于顺其自然,清静调养。儿子体弱多病,曾国藩认为儿子只适宜于清静调养,不适宜于随便用药物治疗。
他这么说,与他始终以来坚持不随便用药有很大关系。在他看来,随便说补药,对身体没有任何用处。
庄子说:“只听说要让天下的人自在宽裕,没有听说要统治天下的。”苏东坡摘取这两句话作为养生的办法。细细品味,其实庄子和苏东坡都有顺其自然的意思。养生如此,治理天下也是这样。
比如吃药,每天变换几种方剂,无缘无故地整年猛烈进补,病本来不很重,却想通过施猛药强求发汗,就像商鞅治理秦国、王安石治理北宋那样,完全丧失了自然的妙处。
柳宗元所说的“名义上是爱护,其实是伤害”,陆游所说的“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苏东坡《游罗浮》诗说:“小儿少年有奇志,中宵起坐存黄庭。”下句一个“存”字,正合乎庄子“在宥”的意思。
苏家父子兄弟都讲究养生,巧取黄老学说精微的意思,所以称赞他的儿子有奇志。
曾国藩教育儿子从睡眠、饮食两方面用功去调理身体,看似粗浅,实际上却得到了自然的妙处。如果不轻易吃药,身体就会越来越健壮。
02 以惩忿窒欲为养生要诀
大自然有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每个人也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有喜怒哀乐,并不算什么,只要我们能控制在一定程度内,对人体就不会造成多大的伤害。
喜怒哀乐各种情绪对我们来说都是缺一不可,哪种情绪过于泛滥都不太好,过喜过怒过悲,对人的身心都会造成损害。
所以,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大喜大悲。生气发火只针对那些值得的事情,而且不宜过度,这是有修养的人应该具有的品质。
荀子说:水与火有气,但是它们没有生命;草木等有生命,但是没有知觉,飞禽走兽虽然有知觉,但是不懂得礼义廉耻;人有生命,有知觉,又懂得礼义廉耻,因此人是天下最高贵的。
人的力气不如牛,奔跑又比不上马,但是牛马却被人们驱使劳作,原因就在于人能合群,牛马不能合群。
人之所以能够合群,又因为人有等级名分之分,等级名分的贯彻实行,又有赖于礼义来协调。由此,以礼义定等级名分,使人各得其所,各归其位,就能发挥集体的力量。
团结一致,集体力量就会强大,力量强大就能战胜万物。知礼义廉耻,言行举止与为人处世就会合乎一定的规范。人比其他生物高明的地方也正在于此,人知道礼义廉耻,能以此约束自己。
喜怒哀乐,憎恶或是喜欢别人,都不从自己个人偏好出发,而是根据礼义规范,以礼仪规范来要求约束自己,就是养生之法。
03养生在于戒恼怒、知节啬
曾国藩认为,遇到事情都要尽力遵守“尽其在我,听其在天”,在养生之道上也是如此。
养生以少发怒为根本。他教导儿子心中不要太愁苦,一定要活泼,让心中存有一片生机活力,这也是消除烦恼的办法。
一个人既要尽力不恼怒,又要知道节俭,养生之道也就能够完全自己掌握了。
身体强健的人这样做,如同富有的人极力地避免奢侈会变得更加富有;体质虚弱的人这样做,如同贫穷的人因为节俭能够自我保全。
节俭不光是在饮食上、性欲上,就是用心读书上,也应该节约俭省,不能太过分。
人活着必须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其实我们需要的很简单,我们要的只是幸福。
幸福是什么,它没有具体的概念,也许是一种感觉,也许是精神,也许是物质,而这两者都不可少,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
但是,精神上的富有显得更重要。精神的力量是无穷,意念是神奇的,只有精神富有才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04 做一个幸福快乐的人
人要有物质追求,生活的质量才有保障,但不可以为物质所迷惑,物质的背后是对理想的执着。只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完成自己的使命,这一生就会过得非常有意义。
“奢者富而不足,何如俭者贫而有余?”奢侈的人虽然富有,但心里总是不满足,还不如节俭的人,他们虽贫穷,但心里充实。
卑劣的人由自卑到恼怒,越发衬托出君子的优秀。卑劣的人应该学会“见贤思齐”,去学习君子的优良品德,做一个有修养有品位的人。
人生时刻面临困境和挑战,敢于面对生活的波浪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时刻准备着,为美好的生活而努力,为我们深爱的和深爱我们的人好好活着。
不管是富有还是贫穷,不管是知识丰富还是身无长物,都要做个快乐的人,充实地活着,幸福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