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我们的精神面貌
——我读谢云《跟禅师学做教育》
江湖一刀谢云在他的书《跟禅师学做教育》中提到,作为一名教员,他经常行走在不同的学校,见过不少老师。很多时候他并不需要与老师们做太多的交流,但是只要听听他们的声气,看看他们的面相,便能感觉到他们是否是好老师,是否是认真敬业的老师,是否是喜欢学生、也被学生喜欢的老师。道理很简单,一个人的心灵活动,会影响到面部表情;一个人的内心思想,会影响到语气声音。一个人的品行修为等后天努力的东西都会反映在他的脸额之上,眉宇之间。
从一个人的面相,看一个人的气质。所谓相由心生,一个人的面貌,其实就是他个人精神状态的最好体现。一个人的面相,藏着他走过的路,读过的书,见过的风景。一个面相和蔼的人,他生活也一定是安详快乐的;一个人的面容愁苦,大概他的生活也好不到哪里去。反观我们老师,每天面对着朝气蓬勃的孩子,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来面对他们呢?
每当外出学习听讲座,我都要看看台上讲师的精神状态。经常遇到很多50多岁的老教师,他们在短短的两个小时里滔滔不绝,中场不休息依然精神饱满,他们用自己的精气神带动着全场听众老师们的状态。相比于他们精彩的内容分享,从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那种无与伦比的教育激情,更能深深地感染我。
我有一位同事几年前曾经有幸听过支玉恒老师的一节课。事后她这样子来描述说,“听到支老师说自己70多岁了,我们全场一阵惊呼。后来看到他边背过身去擦汗,一边又转过身来微笑着给学生上课……”虽然我没有现场听过支老师的课,但是我从教学视频中看到过他。我第一眼被吸引的就是他的面容,白发苍苍的头发下映衬着那样一张和谐慈详的脸。年逾古稀的他,上课依然是那样的精神矍铄。他如今还经常站讲台上示范课,完全是出于他对教育的那份热爱。
去年我有幸在听过窦桂梅老师的一节课,印象深刻。她在讲台上给学生讲课,整整100分钟里,把学生和听课老师带入到她所营造的课堂情境中,整节课中,她跑前跑后的给学生递话筒,鼓掌。讲完课还要给老师们开讲座。她早已经忘记了现场的炎热,她早已经把课堂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之中。今年,她的年龄已经到了50岁。可她的面相却给人一种远远低于实际年龄的年轻化状态。她的精神面貌,更是让一般的年轻人所远远不及。
这些名师在骨子里,对教育有一种深深的迷恋。不知道是他们成就了教育,还是教育成就了他们?再看自己身边的生活中,这样的老师能有几位?
在我办公室里曾经有一位同事,每天开口闭口都是工资低,工作累,学校的管理不够人性化,整天像祥林嫂一样的牢骚满腹,逢人便去倒苦水。这样的抱怨,一两次也就算了,可是一个人如果把它当作家常便饭一样的到处诉说,长年累月的经受这样的折磨,她的精神状态很让人担心。这样的工作状态,对自己没有好处;对学生,更不公平。既然对于教师的生活如此的悲观消极,那为什么不辞职?既然没有离职,那就呆在自己的岗位上,放下所有的抱怨,坦然接受这一切,老老实实的工作,说不定还会迎来一片新的天地。
一个人的美丽长相,一个人的精神气质,来自于,她举手投足间的端庄从容,来自于她对生活中各种挫折磨练的坦然面对,来自于她内心里对理想的美好追求。
一个人的现在就是他的未来,一个人的心灵状态就是他的精神状态,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就是他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