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是一种将昂贵、复杂的市场产品与服务变得简便、易得的过程。
而如何在课堂上进行颠覆?则需要很深的思考和实践。最近我刚刚结束一个学习强度很高的训练课程。就是按照克里斯坦森的一些颠覆式教育的理念来设置的。
里面有三个观点对课程的设置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1.学生不是不爱学,而是没有找到学习的理由/动机。
2.以学生为中心,建立真正个性化的学习系统。
3.当学生去教别人时,调动了其多元智能中的优势智能来学习,达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
所以训练营的课程学习设置为三个方式;
1.创新性
教学成果须达到人人都会教。不仅仅是人人都学会。
2.协作式。
*教学成果进行层层分解,明确到人,按时保质。
*小组四人制,队长CEO全面负责,军事委员抓执行,学习委员抓教学成果,家庭委员负责团建生活。
3.自组织
*队长对教学成果进行打分,各组竞赛
*学习力,协作力,领导力,同步提升。
我在jason的指导下体验了这个过程,全部成员是来自全国各地的28人,自组织为七个小组,我带领的小队成员分别来自北京,陕西,安徽,内蒙古。但是能迅速在整个学习过程凝聚在一起,发挥各自的优势势能。我们每天会拿到一本全英文的书籍,然后各自划分章节,分工阅读,第二天的课上进行分享。效果极高,每个人都能提出自己基于这部分内容的理解。
这是对大学课堂的一次颠覆,创新者如何在课堂上发挥创造力.
首先是学习方式的变革,有序个体的形式已经变成小组织,不再是单打独斗的个体,互相之间有鼓励和监督,克服 了个体的部分惰性。
其次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学习动机,每个人每天都会分得小组的一部分任务,如果个人完不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整个小组都会被拖延进度,更何况第二天还要在课堂上度所有学员做分享,所以学员是有压力的。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反观大学课堂,学生很少有明确的学习动机,所以造就了课堂的参与感低,效率较低。
再次,在小组内,每个人的任务是不尽相同,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比如有一个小组,由在英国留学的研究生,本科在校学生,已毕业的体育生创业者,画家四个人组成,拿到一本书,两个英语较好但没有商业经验的人可以翻译出来,然后已经工作过,接触过商业的人可以将其经验连接起来理解,这样,每个人都提高了参与感,合作效率就提高了。
而且,整个的学习过程,老师只是一个教练的指导性角色,会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补充,但绝不是灌输和传授,真正能达到以学员为中心建立起学习系统。
所以,颠覆课堂形式,才能培养出创新者,创新是在体验和参与的过程中进行的。如果大学课堂需要这些创新者出现,可以对整个教育方式等进行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