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的书不怎么多,而且曾经小说读的很少,实用的或者工具书专业书多一点点,后来发现,真是很错误,越是人生没有阅历经验的时候,越应该多读一些小说,弥补丰富自己某一面的不足。
如果我那时多懂一点人生,懂一点感情,或许可以少走许多弯路,至少恋爱上能有起码的分辨的能力。
不过,过去的也改变不了,现在的我,倒喜欢上了小说。
读书也是间歇性的吧,一段时间觉得不读书自己脑子就要停滞不前了,需要读一读书来给自己找一些存在的活力,然后再一段时间,什么也不想读,可能觉得之前读的东西需要消化,也可能就是大脑想放一放假,什么都不想去想,就想放空。
小时候,读书就是读书,觉得自己在读故事,或者是学知识,现在的自己,发现读书其实是在交朋友,可贵的不是汲取知识,而是那些文字里传递出的思想,那些曾经或者现在有光芒闪耀的人的思想。
思想这个东西,其实是传递不了的,即使作者用文字写了出来,也一定不是全部,至于你能领悟到几分,全看自己。
所以,书不能一味的看,而是伴着思考,别人的思想也一定成不了你的思想,因为你不是别人,别人的经历也不是你的,遇到的问题不是你的,不同的路不同的风景,即使天气相同、风也相同,你们终究不一样。
读别人的书,或是解决自己的问题,或是充实自己的思想。作者的思想有的如天梯一般,有的或许很高很高,你踮起脚尖,也望不到边,有的比你高出许多,你够一够,发现成功了,你觉得作者说的如此之对,其实更可能是你的思想也本到了这一层,只是等着这一刻的点破;还有那么一些作者,其实没什么思想,这类书读了,就如同考试中你答对了一道送分题,除了肥了点时间,对你的进步并无意义。
所以交朋友要慎重,看电影要慎重,读书也要慎重。
当你度过一本书,不管你愿不愿意,度过的内容、在你无意识之间便传达给了你一种作者想让你接受的思想或者观点,读了,就回不来了。
如果可以选择,你愿意让谁活在你的思想里?
想一想,当你遇到了问题时,你的脑海中,到底是伯乐图、笛卡尔、马爷爷这些人在对话,还是教你商业智慧的专栏作者、转述别人作品的所谓拆书人在给你指指点点教给你所谓的总结成功经验的一二三条,或者是跳广场舞的王大妈、卖老年人保健品的小刘、每天喝酒叨叨的老张在你的脑海里大声吵吵?
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不经斟酌的书、无灵魂的书,读书而不思考,也不如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