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对夫妻,男的是酒鬼,女的是赌徒。他们的两个儿子,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
老大的事业很成功,老二却因违法进了监狱。
有人问老大:“你为什么这么成功?”
老大说:“因为我有这样的父母啊,我不努力谁顾这个家呢。”
有人问老二:“你为什么进了监狱?”
老二说:“因为我有这样的父母啊,被他们影响了。”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习得性无助”:
在“觉得无助—表现出无助—加深无助的观念—表现出更严重的无助”的恶性循环中,人往往会把一切结果归结于环境和外因。
其实不过是因为,目光短浅看不到出路,缺乏勇气不知如何改变,消极懈怠懒得重头开始,只好放纵自怜的情绪,脱口而出的就是抱怨之词。
真正厉害的人,往往能从痛苦中抽身而出,为自己打拼出一个绝地求生的未来。
前段时间,中科院黄国平博士的毕业论文致谢信感动了无数人。
他在信中,回顾了他的人生经历。
黄国平出生于四川南充一个小农村里,从小就家徒四壁。
夏天没钱买鞋,赤裸着脚走在滚烫的地上,冬天没钱加衣,只能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青春期自尊心最强烈的时候,无数次因为没钱交学费被老师约谈。
然而,生活的暴击,远远不止这些。
12岁时,母亲离家出走,17岁时,父亲和相依为命的奶奶接连离世。
亲人相继离世,他比任何人都有理由抱怨命运的不公。
但他却俯下身子,收拾好一个又一个烂摊子,拍拍身上的灰,没有一丝怨言。
没钱交学费,他就自己挣。
晚上抹黑跑到田里,冒着被狗追,被蛇咬的危险,抓泥鳅卖钱;周末钓鱼,养小猪崽,出租水牛。
在风雨飘摇的生活中,他活成了自己的伞。
靠着一腔孤勇,读书学习,为自己赢来了一次次转机。
就这样,一路失去,一路打拼,二十二载寒窗苦读,最终走出大山,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为什么会被这封信感动到?
仔细读下来,你会发现,这封信,字字泣血,却又无一字控诉,只能感受到他对苦难的全盘接受和对善意的无限感激。
很喜欢三毛说过的一句话:
“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遇事抱怨,是弱者的托词,凡事担待,是强者的坚持。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带伤的人,只有不抱怨的灵魂。
无论什么时候,遇到多么灰暗的日子,都不要怨天尤人。
抱怨身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
《少有人走的路》中有这样一句话:
“所谓自律,就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
人生中的很多痛苦,是因为抵御不了声色诱惑的结果。
当你开始享受静下心来读一本书,不再害怕孤独,不再怨天尤人,自己就在一天天地改变。
然后拾阶而上,走向更高层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