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学习,蟋蟀莫相催。
这是唐代元稹的一首《小暑六月节》,描绘的是小暑节气来临时外部自然环境的一系列变化以及自身的心灵感受。全诗明快活泼,很有生活气息。正应了那些关于小暑的谚语,“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一候是五天,说的是小暑来临时,第一个五天,人们体感外界的自然风,裏着温乎乎的热,凉爽不再;再五天以后,地上像下了火,田野里的蟋蟀也招架不住,偷偷地跑到庭院的墙角旮旯,把那里搞成自家的“避暑山庄”;第三个五天来临时,就是一贯镇静沉稳的老鹰也有些扛不住了,于是因势利导,想到一个两双其美的办法,去了高天滚滚的清凉所在,美其名曰“搏击长空”,但也到底翅膀硬了不少,扑杀凶猛了不少,也算是有所得吧。
元代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说“小暑,六月节。《说文》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初候,温风至。至,极也,温热之风至此而极矣。二候,蟋蟀居壁。一名蛬。一名蜻蛚,即今之促织也。《礼记》注曰:生土中,此时羽翼稍成,居穴之壁,至七月则远飞而在野矣。盖肃杀之气初生则在穴,感之深则在野而鬭(音dou,通斗)。三候,鹰始鸷。【《礼记》作鹰乃学习。】击,搏击也。应氏曰:杀气未肃,鸷猛之鸟始习于击,迎杀气也。”这里讲的是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内阴凉处避酷热。
呵呵,又是那一只蟋蟀。惊喜不惊喜?这家伙简直就是一个吟唱界的不倒翁嘛!
在《豳风 七月》里唱过;
在《唐风 蟋蟀》里唱过;
在《古诗十九首》里唱过;
在花木兰的织布机旁唱过;
在姜夔的婉约词里唱过;
在蒲松龄的聊斋里唱过华阴老腔;
在余光中的诗歌里唱着少小离家,乡音未改,梦回故园;
在流沙河的诗歌里钢翅响拍着金风,跃过海峡……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个是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某一季,飞花令环节中某一美女选手随口吟出的,令人叹为观止。在《诗经》的原文中这其实是描写备冬图的语句。通过罗列蟋蟀的变化来展现天气的变化,逐渐变凉。就如同七月流火,讲的就是七月间,大火星自南高处向偏西方向下行,也是说天气转凉。只是一直以来,七月流火被广泛误用来形容暑热难耐,甚至于各种媒体也以讹传讹,谬种流传。比如有的广告词:
“七月流火,XXXX让你清凉一夏。”
很是应景,但意义没整明白。由此想到一些古诗词中个别字词的读音,仿佛不再讲究唐代兴盛起的十三元韵等限韵,一味追求简易。经典被通俗异化究竟会带来哪些后果?这个值得我们深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不可等闲视之。
二十四节气,是远古先民的智慧结晶,得益于长期观察斗转星移以及生产实践。“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仿佛有一个相天法地的金甲神人在凡人目力不及的结界,念动真言,调动着那闪闪发光的大金汤勺。斗柄指辛,就到了小暑,依据《太初历》就是冬至后一百五十天之时。古代有食新的传统。这个传统既有对丰收的祈祷,也有祭祀先祖的意味。《左传 成公十年》就记载了晋景公食新的一个故事。先是晋景公杀了赵氏的几个人后,时常梦见厉鬼打墙,穿堂进室,吓得心胆欲裂,几乎大小便失禁。于是,便召唤了名播海内的桑田大巫师来占卜一下吉凶。也不确定大巫师是烧的龟壳,还是用的麻钱,还是摆弄蓍草,反正一顿操作后,大巫师还原了晋景公的梦境,并亲切地告诉这个老同志,“您吃不上新麦了”。景公当领导这么多年了,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岂是你一个偏野之地桑田的老下里巴人能吓唬得了的?于是便找个名医来欲以驳斥桑田巫的歪理邪说。结果这个大夫是个实事求是的好同志,如实上报了“病入膏肓”,景公赏了这个敢说真话的大夫,却在小暑时节把桑田巫抓来杀了。
看见没,新麦作的面食(是不是山西刀削面,待考)。怎么样?说老同志不能食新,简直放屁,放屁污染环境,加速了全球温室效应,你知道不?你这个混帐桑田巫,胆大妄为,目无尊上,无耻滥言,为害乡里,罪恶滔天,死有余辜。我代表大晋人民宣布把桑田巫腰斩弃市,以儆效尤。
杀了桑田巫,晋国老领导景公正欲吃一口新,突觉腹内翻腾,便匆匆去了“五谷转回”之所。据说掉进茅坑,死了。这个故事多少有些诡异,但着实是从侧面佐证了小暑食新绝非凭空捏造而来。
梅雨季节式微,东南季风加强了对我国的影响。尤其是小暑时节以后,热带气旋活动频繁,中国南方大部这时节雷暴多发,进入了所谓的“雨热同期”。当然,和很多事情一样的,这也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水量充足,热量充沛,确实利于万物生长;另一方面,由于降水集中,也容易形成洪涝灾害。
昨天不是新闻上还在说安徽省歙县因天降大雨,高考第一天就抌搁了考试的事儿吗?
参考文献:
1.元代,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2.《全唐诗》;
3.《诗经 唐风 蟋蟀》,《诗经 豳风 七月》;
4.《左传 成公十年》;
5.流沙河,《就是那一只蟋蟀》;
6.余光中,《蟋蟀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