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就是一个人的装备,每多一个装备,人就更强大一些,所作所为就会在更高的一个 层面之上。(技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趋于完善化、自动化的智力活动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
技能背后的思维方式,具有迁移到做其他领域的功能的潜力。
对于很多人来说,最可惜的一件事情就是:从来没有过“练熟”的体验(这就是为什么自己要通过早起早读,练习持续跑步的原因,运动让自己能够身心愉悦,有过练熟之后完成马拉松比赛的成就感)
学习过程中最大的阻碍之一,就是无法得到及时反馈。找到让自己体验一次通过练习慢慢熟练的过程(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起)
终究更多的人走不到最后,究竟错在了哪里?一个最基本的原因在于:
他们低估了学习任何一项技能所需要的重复练习次数。重复,是从笨拙达到熟练境界的唯一通路。
掌握一项技能需要花的时间是没有通则的,因人而异(比如练习投篮需要的肌肉记忆时间每个人都是不一样)
钢琴师和建筑工, 同时学习弹吉他,所需要的重复次数肯定有着天壤之别(寻找自己从事过的职业的技能特点,看看和自己想做的事情里有没有共通之处,可以尝试从共通点多的感兴趣的职业入手,那么相对来说,你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更容易学习!)
要知道:不能真正践行的道理,其实不能算是真正懂得。
失望的原因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没有得到如期的回馈,没有得到回馈之后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埋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回报;另一种是反思自己的预期是否合理,如果存在偏差就及时修正。
任何工具都一样,一经熟练使用之后,都会被大脑“内化”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不是“你就会了”,不是“你就熟练了”而是“手指头就记住了”!
除了低估重复的必要次数之外,哈有另外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
低估任务的复杂程度。
短期期望过高。
低估任务的前提,一定是希望自己通过少数的练习就能获得巨大的进步。
我们每天的练习,一定会让自己成长。
任何一个真正有意义的技能,基本上都是很多技能的集合。
学素描时候的子技能:画直线,画圆,透视学,研究光影,研究笔触轻重之间的微妙差异。
写作需要学习需要熟练的:观察、思考、表达、沟通、理解他人
可他们为什么总是那么快就放弃呢?
很简单,基于种种原因,他们从来没有真正掌握过,更别提熟练、精通任何一个技能。
任何一个技能都最终是“复杂的集合体”
被描述为“有耐心的人,更可能是因为他们实实在在地能看到希望:反过来,被描述为”缺乏耐心“的人,更可能是因为他们”绞尽了脑汁“也看不到半点希望。所以,是缶”心存希望“才是真正重要的因素。
至少习得(熟练、精通)一个技能,其实是所有人在任何技能的习得。之路上的起点,也是他们最终能够达到重点的根本——有过经验,所以有能力,有资格”心存希望“。
什么是希望?相信明天会过得更好。
所谓的希望,就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明天会因为今天的努力而变得更好。
明天之所以变得更好,是因为今天的行动,是因为今天用正确的方式做了正确的事情。
让你升值的是什么?是思考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