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瞻仰烈士
上班途中,连续几天看见长龙般的队伍:满脸稚气、身着校服、胸带白花,在老师的带领下,整齐地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方向进发。
见到此景,我的思绪不由得飘飞到遥远的小学时期。还记得那时,每逢清明,学校就会组织大家到烈士陵园扫墓。一座座坟丘、一排排青松,既庄严又肃穆;一列列队伍、一项项活动,既规整又诚挚。
大家深深缅怀那些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社会的建设事业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敬意是崇高的、心情是沉重的、任务是艰巨的。
正是这个活动,使得爱国主义教育得以广泛传播、大无畏革命精神得到代代传承、传统祭奠日气息根植幼小心灵。
02 寄托哀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常伴随着绵绵细雨,似乎就是为了衬托人们对亡灵的无限哀思之情。
不远千里赶回的游子,住在家乡的人们,或成群结队、或三三两两、或独自一人,携带祭品、鲜花、香纸、炮竹,前往坟茔祭拜。
祭祀祖先,是敦亲睦族的体现。家族成员齐聚,由德高望重的长辈主持仪式,亲给祖坟除草、添土、供品、祭酒、烧纸,表达对祖先的浓浓思念之情,祈求对子孙后代的庇护之心。
祭拜逝者,追忆前尘往事、诉说死别衷肠、寄托沉痛哀伤。
曾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母亲,孤独地坐在一小座坟前,身子斜倚着墓碑,神情十分落寞,不停喃喃自语,似诉似哭,枯槁的双手反复摩挲着碑上的名字,就像轻轻抚摸孩儿的脸庞,那是怎样的挖心蚀骨之痛?
曾瞧见一双子女,跪倒在青冢跟前,满脸悲戚、声声呼唤,却怎么也唤不回慈母的只言片语、严父的半句呵斥!
不是说时间是愈合伤口最好的膏药嘛?为何思亲的忧伤,犹如决堤的洪水,瞬间湮没乔装的坚强、撕扯滴血的柔软?
祭奠,人之常情,本无可厚非。但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清明前后火灾发生率有所提升,无不与焚香烧纸、燃放鞭炮的传统祭拜有一定关系。因此,大力提倡敬献鲜花、植树绿化、朗诵经文、网上祭奠等低碳、环保、文明的祭拜方式。
追思故人,总以不惊扰逝者、不制造困扰、不凌驾法律为宜。
03 踏春寻芳
暮春三月,杂花生树,草长莺飞,正是游玩踏青、赏花寻芳的好时节。
至古就有清明踏青习俗。约上三五好友、带上美酒佳肴,嗅着芬芳、赏着美景、恣意畅饮、闲聊畅谈,好不快意。就如程颢描写的那样:“莫辞盏酒十分醉,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如今的人们,生活节奏飞快。难得的小长假,怎能蜗居家里,辜负这鸿春光?可以携家带口、约上朋友,来个周边游、出省游、出国游。
适当地放松、调节,舒缓来日的疲惫、驱散心中的阴霾,更有助于身心健康、有利于感情和谐。
04 活在当下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成年的我们,可谓是家庭的顶梁之柱,背负上有老下有小的重责,
似乎不容许有半点散失。因此,我们时常严苛自己,这没有错!然,成年人的世界,崩溃往往是悄无声息的。有时候过多的压力反而成为阻力,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颗稻草。
当你感觉喘不过气的压抑、迈不开腿的沉重时,不必急于赶路,适当放慢脚步,出去走走,看看大千世界、闻闻花草清香、听听莺歌燕语,心情豁然开朗。
对上,我们要心怀感恩之心。在世的孝顺谦恭胜过去世的奢华铺张,生前的温言软语胜过死后的虚情假意。
对下,我们要尽父母之责。严格教导,不轻易设限,不年幼宠溺、年长叹息。玉可谓不琢不成器。不要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虽说“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但你我依旧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