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来谈一下印度文化的核心特征,它的关键词是“吠陀文明”,吠陀是梵语“知识、启示”的意思,吠陀文明指的是印度地区在公元前15世纪到5世纪的这一段文明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吠陀文化是印度文化的核心部分。
吠陀文明是怎么形成的?
吠陀文明大约从公元前15世纪开始形成,不过它并不是印度地区最早诞生的文明。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印度的北部和今天的巴基斯坦地区诞生了哈拉巴文明,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这和尼罗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文明的命名方式是一致的。
不过,虽然这是印度地区最古老的文明,但它对今天的印度文化的影响其实很小,哈拉巴文明遗迹中发现的文字至今没有被破译。真正对今天印度文化和宗教影响至深的,是一千多年之后雅利安人在印度地区建立的吠陀文明。
大约从公元前1500年开始,持续到公元前1100年,来自中亚草原的游牧部落不断南下进入到南亚次大陆,占据了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被称为“五河”或者“七河”的地区。今天印度北部的旁遮普邦,名字的本义就是“五条河”;“七河”则是古代印度对印度河三角洲区域的称呼。
过去有一种看法认为是雅利安人的入侵中断了印度原有的印度河文明,现在这种说法已经被否定了,因为考古发现早在雅利安人到达印度之前几个世纪,印度河文明自身就已经衰落了。雅利安人从中亚地区迁移到印度后,自己的文化和当地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这就是吠陀文化。
吠陀文化的特点是以宗教的祭司和知识阶层为统治核心,以祈祷、祭祀为生活的中心,以《吠陀经》为行为指南。前面说了,吠陀就是梵语中“知识”的意思,中文有时也翻译成“韦陀”。吠陀经一共有四部,分别是《黎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四部经典的主题都是和祭祀有关。其中《梨俱吠陀》最为古老,其它三部实际上是从《梨俱吠陀》演绎而来。
吠陀文明的经典体现了哪些特征?
《梨俱吠陀》和其他的吠陀经卷反映了古代印度人的宇宙观、宗教信仰和人生态度。古代印度人相信,宇宙中的一切有一个本源的主体,也就是世界的本体,这个本体在不同的经卷中被描绘为不同的神。
从吠陀时代开始, 印度人以虔诚敬神的方式追求宇宙的真理。在他们的眼中,宇宙的结构最核心的是空(Śūnyatā)和幻(Maya)。他们认为,宇宙本是空无的,我们看到的一切只是幻象。这就能解释古代印度人为什么并不热衷记录历史,因为现实世界只是幻象,自然没有必要去记录。相反,古代印度人会花大力气去歌颂神,歌颂神话中的英雄,因为神才直接指向宇宙的本体。
你可以看出来,印度的空幻宇宙观与西方的实体宇宙观有非常大的区别,对古代印度人的这种世界观,西方人往往称之为东方神秘主义。
吠陀经的内容也反映出古代印度人的历史和世俗生活。对于现世的生活,古代印度人讲究随遇而安,因为他们相信世界的万物背后都有神灵,都是事先安排好的。虽然在《梨俱吠陀》所描绘的宇宙三界(天界、地界和太空界)中只有33个主要的神,但后来古代印度宗教中发展出大大小小的神,不计其数。
吠陀经所倡导的生活态度,是通过学习和思考(包括冥想)来理解世界。古代印度人对世界运行的规律体现出很强的好奇心。不过,他们完全是靠主观的理性思考来建立知识体系,这和重视经验研究的实证主义知识体系有很大的区别。
要往自己的内心去寻求答案,这就体现出印度文化的特点。这与西方人把人作为一个客观对象去研究的方式大不相同。古代印度的学者们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写下来,不断补充到吠陀经之中,就形成了四部吠陀经之外的经典著作,有时也被称为副吠陀,以示区别,比如讲述医学的《阿育吠陀》,阿育(Āyur)就是“生命”的意思。
四部基本的吠陀经,再加上后来补充进去的内容,印度人根据主题又把它们重新归类整理,形成了三类经典:《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它们是三类经典,而不是指三本书,就和中国的“经史子集”指的是四类书而不是四本书一样。
《梵书》讲的是宗教仪式,其中反映的思想后来成为了印度教的前身——婆罗门教的内核。《森林书》和《奥义书》的内容差不多,里面是包罗万象的知识,从神秘主义哲学到朴素的自然科学,以及文学、医学等等。《奥义书》中有的内容和婆罗门教的教义并不一致,甚至相对立。
《奥义书》的内容一直在不断补充,到了16世纪,甚至宣传伊斯兰教思想的《安拉奥义书》也挂在了《奥义书》的名下。
《奥义书》中也有关于瑜伽的理论。瑜伽不仅是身体锻炼的方式,也是古印度六大哲学流派中的一派,有历史学者认为瑜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吠陀文明之前。在《梨俱吠陀》中就已经提到了瑜伽,不过直到公元前5或6世纪瑜伽才逐渐有了系统性的发展。公元前4世纪出现了《瑜伽经》,这是关于瑜伽的一本理论经典著作。
在公元5世纪前后,也就是印度历史上的笈多王朝时期,包括瑜伽在内的古印度六大哲学流派开始兴盛,这六派都信奉《吠陀经》,今天的印度教和它们的关系十分紧密,印度教在梵文中也被叫做吠陀教。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怎么形成的?
前面讲到了,印度教的前身叫“婆罗门教”,婆罗门这个词又是怎么来的呢?还是要回到吠陀文明去解释。
在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地区,建立起吠陀文明之后,那些和神打交道的祭司和探索知识的学者就被称为婆罗门,他们处在社会阶层的顶端。随之就诞生了一套完整而严格的等级制度,也就是种姓制度。
在这个等级结构中,最高的阶层是僧侣,也就是婆罗门,其次才是贵族阶层。这就和古代印度人的宗教观和文化有关,从这个角度可以说古代印度文明有些重文轻武。在英国人将印度变成殖民地之前,印度地区并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靠武力完成统一,而是有很多政权并存。
尽管如此,因为有对宗教、文化和种姓制度的共同认同,印度所在的南亚次大陆这片区域形成了一个在文化上相对统一的文明圈。可以讲,幅员辽阔的南亚次大陆,在军事力量不算强、行政管理水平不算高的情况下,种姓制度对维系早期印度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顺便说一句,印度的种姓制度形成于吠陀时代,但最初不同种姓之间的差异还不是很明显,主要的区别在于职业的不同。在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记载了著名的国王十车王为了祈求生下儿女,举行马祭的故事。其中有一个细节,讲十车王和王后、以及出身低种姓吠舍和首陀罗的妻子,都来抚摸作为祭品的马。这说明当时不同种姓之间通婚的现象是存在的。
印度种姓制度真正变得非常严格,而且造成严重的社会阶层固化,是在公元7世纪印度教兴起之后。印度的奴隶制则是出现在公元8世纪之后。也就是说,在吠陀时代,低种姓的人虽然社会地位低下,但依然有人身自由。
古代印度人的信仰要求不同种姓的人都要通过静修(冥想)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当然,清静无为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婆罗门教要求每一个种姓的人在静修的同时,也要完成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小结
如果我们总结一下吠陀文明最精华的思想,也许就是对知识的不断追求。只不过他们使用的主要方法是主观的思考而非实证的经验研究,更强调向内心寻求答案,而非向外界寻找帮助。了解了这一点,你就能理解为什么很多印度人即使生活贫困,精神上仍然充实、平和,而且印度在同等人均GDP的国家中,幸福指数也特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