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乙己》被鲁迅写出至今,已经过去一百年了。在过去的百年中人们对于《孔乙己》的解读一直集中于八个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这几乎已经成为《孔乙己》的标准解读,哪怕在这一百年间早已改天换地斗转星移,孔乙己却一直被这八个字牢牢地钉在文学史的某一页上,被读者以又哀又怒的情绪嘲讽着。
鲁迅写出此文时距科举被废刚过十几年,孔乙己正是被时代抛弃的清代读书人之缩影。
与孔乙己不同的是,鲁迅虽然生于满清时代,却很幸运地超前跳出了科举旧制,留学经历更让他看到世界趋势和停滞的华夏。
归国十年后的某夜,《孔乙己》从感触颇多的鲁迅笔下流泻而出,成为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孔乙己”也成为了其塑造得最为成功的小说人物之一。
无论是语文课上老师替咱们总结的中心思想,还是文学专家们围绕孔乙己所作的评论感慨,人们认定了鲁迅当年对于孔乙己是又“哀”又“怒”——哀,哀其被科举封建毒害导致的不幸;怒,怒其在面对时代洪流时的不争气。
但,对于孔乙己,鲁迅真的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吗?
长达百年间孔乙己的模样,不但在文学形象上是一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的面孔,乃至于在美术艺术角度,无论是国画还是油画中的孔乙己,都也是穷酸迂腐滑稽的代名词,可见孔乙己的文学艺术形象早已被定型。
除此之外,孔乙己还有进一步被演绎的荧幕形象,衣衫褴褛佝偻身躯一遍又一遍地写着“茴”字,最终拖着断腿黯然离场落幕……
当我们看到的孔乙己全部是以“哀怒”八字来定义的时候,几乎没人怀疑鲁迅对于这个苦命悲情读书人的态度。当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鲁迅文章从课本中被移除的时候,也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为孔乙己鸣不平。
文学评论专家韩军认为《孔乙己》被我们误读了一百年,他认为鲁迅对于孔乙己的确有“哀”、但却并无我们认为的那种指责性的“怒”,就“哀怒”八字的理解而言,我们都误解了鲁迅对于孔乙己的真实态度和感情。
也就是说,鲁迅对于这个悲情的读书人满是有温度的同情,但却并无任何想要指责他的意思,用现代流行的评论语言来说,他写孔乙己是充满着“人文关怀”的,他对孔乙己并无任何不满或者嘲讽。
专家认为,鲁迅眼中的孔乙己,并非我们所认为的是一个被“科举毒害的读书人”,他在鲁迅眼中只不过是一个“苦命人”,因此,这篇文章的着力点在于对“苦命人”的同情,而不是对“苦命人”的“怒其不争”。
但同时,《孔乙己》其中当然也存在“怒”的指责和不满,但他“怒”的不是孔乙己,而是“怒”那些对孔乙己凉薄的世俗大众。
著名民国学者孙伏园曾写过一本与鲁迅交往的回忆录,文中回忆鲁迅曾就孔乙己告诉过过他,此文之目的主要意在凸显社会对于孔乙己这种苦命人的凉薄。
如此看来,鲁迅“怒”的,其实不是孔乙己的“不争气”,他“怒”的是咸亨酒店的掌柜和那些顾客,他所不满的是这些让“世态炎凉”的麻木众生。
在通篇文章中鲁迅还大量表达了对孔乙己的同情,因此专家非常赞同孙伏园在回忆录中的观点:鲁迅其实特别喜欢孔乙己。而当用这样的角度再读孔乙己时,你也许会发现一个善良、可爱、大方的孔乙己。
也许,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不同的鲁迅或者不同的孔乙己,关于孔乙己的“哀”和“怒”,我们是否真的误解了鲁迅、亦或者我们真的误读了孔乙己,或许随着时代车轮的滚动还会有不同的评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