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新增了一台全自动复印机。复印,打印,支付全靠用户自己点击屏幕扫描二维码搞定。
下午去打印东西的时候自己在那操作了半个多小时,不是打印错,就是方向不对。多花了一倍的钱不说,浪费的时间也着实让人心疼。最后走的时候竟然还把身份证忘记那里了,又为寻找身份证浪费了许久的时间,让人气不打一处来。下去寻找的时候发现下午一起打印东西的其他同学五个人,四个人都过来寻找身份证。
临走的时候我说 你们这个机器有问题,10人来打印东西,8个人都会把身份证忘在这里。前台说,这不是机器有问题,而是你自己要记得。
对啊,好像和大多数人想的一样,机器怎么会出错呢?不会操作或者操作慢只能是笨,忘记身份证就只能是你这个人丢三落四。
我倒不这么认为。
这台机器从设计上说就有很多问题,用户体验很不好。
示能:是否清楚的告诉了用户 这台机器是干什么的?和用户之间要发生什么样的关系?
并没有。
意符:是否给用户有足够的提示是要扫码的吗?在哪里扫码?我要怎么操作这台机器?在哪里操作?
并没有。
映射:我在屏幕上做出相应步骤操作之后机器是否产生相应的可见的行为?例如,打开开关,灯亮了。这是最简单的映射。
并没有。
反馈:用户执行操作出现错误之后是否清楚的提示用户机器发生了什么?需要怎么修正?
有提示,但是并没有告知出现了什么问题。
概念模型:通过观察并且操作,在用户自己头脑里思考的操作方式(列如如何放纸?如何摆放复印件?如果操作面板?)是否和设计师设计之初思考的用户的操作方式一致?
并不一致。甚至相差十万八千里。
这五个环节每个环节出现的问题随便揪出来一个都是很严重的问题。对于用户来说,这样的产品,如果有的选择,不会再用第二次。
显然,不是操作机器的人出了问题,也不是机器出了问题,而是设计这个机器的人出了问题。
注: 一个月后,我又去打印东西,询问那的员工才知道那台全自动打印机并没有让店员更省力,反而更需要有员工去教每一个来打印的顾客,由于必须要扫二维码,所以只能顾客自己操作。自从有了它,相比以前的普通打印机,效率不仅低了一半,员工也是怨声载道。
领导一气之下,就换回了之前的打印机。
编辑于 2019-03-2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