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负面情绪,人们都觉得这是种生活中不该有的负面情绪,要是人的生活里充满了悲观情绪,会得抑郁症的。我想说的悲观指的是在生活中应该具有悲观意识,这种悲观意识让人更加理性,没有什么事能保证是百分百顺利的,生活就是由各种不确定性组成的,适度的悲观有助于更全面的了解事情的多面性,同时准备好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人类存在与地球之上从来就是一种悲观的存在,人类终究是要灭亡,地球终将有一天会毁灭,佛教也是是悲观的,佛教认为众生皆苦,佛教看到生命存在的各种不幸,从而希望走出这种不幸,完善人生。悲伤看似是对正常快乐状态的偏离,其实悲伤才是人生的默认状态。比如我们对现状的各种不满,对未来的堪忧,对陌生人的警惕,以及面对萧瑟环境的触景伤怀,都有悲伤的成分在里面。
悲观主义并不必然导致一事无成或者消极无为,我们在一开始就应当做好事之不济的思想准备,悲观能防止因盲目乐观而导致的失败,懂得悲观的人比盲目乐观更需要勇气,勇于承认事情存在正反两面,勇于面对可能会出现的挫折,反而更能让人成长。悲观的人在困难中的承受力远超于乐观的人,因为悲观把事情的不利面纳入了自己的思想范畴,而不是通过乐观逃避现实,具有悲观意识的人更能清楚自己当下的处境,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与选择。
现在,市面上充斥着各种成功学论著,学习了那些成功的方法我们就能成功吗?显然是不可能,最多也只能学习下人家坚忍不拔的意志和精神,成功只属于少部分人,大部分人都只能待在平凡的岗位上劳作,没有那么大的希望就不会有更大的失望,悲观教会我们脚踏实地的做好眼前的事,凭着自己的实力与一点点运气向前迈步。
人们为什么不会因为下雨而感到出奇的愤怒。因为我们都知道下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并没有将这种明智的想法应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找不着家门钥匙或者因为堵车而停在路上的时候往往气得大吼大叫。因为我们本能地相信,冥冥当中存在一个钥匙永远不会丢、道路永远不会堵塞的世界。但事事不可能一如我们所想,如果我们降低一些期望值,所谓的烦心事并没有那么闹心,那么,生活是不是会变得更为简单一些呢?
身为十九世纪最伟大哲学家的尼采建议我们,任何关心我们的人都想要受苦。这是怎么回事?尼采相信,在忍受、超越与直面苦难的能力以及干大事的能力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如果你拒绝让你的悲伤压在身上,哪怕只有一个钟点的时光;假如你总是汲汲营营地试图提前避免或者推迟一切可能的苦痛;假如你认为苦痛是邪恶的,是可憎的,是理应消灭的,是异常变态的存在,那么你的心中显然窃据着舒适的宗教。你对幸福的理解多么浅薄啊,你这个贪图舒适且渺小的家伙!幸福与不幸乃是双生姐妹,要么一并成长,要么一起萎缩,就像你的处境一样。”
最后推荐一本书:叔本华的人生智慧,悲观态度,乐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