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社会心理
自我防御功能
升华:不接受——到接受 (冲动到赞许)
补偿(代偿):有不足——用其他来弥补(用读书来弥补长得丑;)
转移或移置:以大欺小(踢猫效应)
共情(同理心):换位思考
移情:生——转移到 师
反移情:师——转移到 生印象形成效应
刻板效应:一群人——一个人(四川人-能吃辣)
晕轮效应: 光圈、光环效应(一好百好;一坏百坏;以点带面)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最初效应 (第一次印象)
近因效应:最近效应 (在熟人之间更容易出现)
投射效应:以己度人(疑邻盗斧)
教育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重点:课程的类型;课程内容;基础教育改革
二、分类:
根据类容属性分为:学科课程(间接经验)和活动课程(直接经验)
根据组织方式分为:分科课程(分)和综合课程(合)
根据实施要求分为:必修课程(必须学 共性)和选修课程(选择学 个性)
根据开发主体分为:国家课程(马原、思修)、地方课程(省级教育厅:《可爱的四川》)、校本课程(老师是主要的开发主体,目的是展示本校的特征——可以有教材也可以没有教材
根据任务不同分为:基础(读写算)、拓展(开阔视野:研学之旅)、研究(探究能力)
根据呈现形式不同分为:显性课程(计划之内)和隐形课程(计划之外:潜移默化) 课程表本身属于显性,课程表里面的课程属于隐性
三、古德莱德课程层次理论
理想课程——研究机构、专家
正式课程——教育行政部门
领悟的课程——任课教师领悟
运作课程——教师实际实施
经验的课程——学时实际体验
四、课程内容(课程的文本表现形式、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
上是依据,下是具体化:
- 课程计划
- 课程标准
- 教材
(从宏观到微观的排列)
课程计划: 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构成:培养目标、教学科目的设置(核心)、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地位: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全面安排
课程标准(依据课程计划编制)
某门学科的指导性文件
构成:前言、课程目标(核心)、内容标准、实验建议、附录
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的核心
地位: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教材(依据课程标准编制)
教学活动的材料
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
纵向组织(垂直):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如小学语文)
横向组织(水平):并列 (如综合素质里面的课程:教师观、教育观等 没有关联)
直线式:前后不重复(目录)
螺旋式:前后有重复(历史课本)
单选题的考察方式()
五、课程资源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
分类:
据来源不同分: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据存在方式不同:显性课程资源(看得见摸得着)和隐性课程资源(班风、学风、师生关系等)
据功能特点不同分:素材性资源(课上直接讲的)和条件性课程资源(课上不讲,没了它又不行。比如:黑板,教室、学校等)
据性质不同:自然课程资源(大自然)和社会课程资源
六、课程开发
单选: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社会(学科)、知识、儿童(学生)
课程开发模式:
目标模式(泰勒原理):确定目标、选择经验内容、组织经验(方法)、评价计划
过程模式不用记
七、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忠实取向:按计划走 (忠实执行课程计划)
相互调试取向:(调整)计划与实际的双向互动与改变
缔造取向(创生):即兴发挥
八、课程评价
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泰勒-关注计划、预期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克里文-预期——实际结果
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核心理念: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重点简答和单选
- 课程功能的转变(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 课程结构观(均衡性——强调课程比例均衡、综合性——综合课程、选择性——学校有了更多自主权)
- 内容联系观:与社会生活、学生经验联系
- 学习方式观:合作学习(小组分工合作)、自主学习(自觉、主动)、探究学习(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 发展评价观:重视学生过程的评价
- 课程管理观:国家、地方、学校
十一、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
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 小学-综合课程
初中-分科与综合相结合
高中-分科课程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 必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包括:(小学一年级开始开设)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一研二社二技)
评价观:发展性和激励性
发展评价的基本内涵:简答
-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 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 评价内容综合化:知识+能力+。。
- 评价标准分层化:多一把尺子,就多一个好学生 (差异性)
- 评价方法多样化:成长记录袋+评语+实操
- 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同学、自己、家长
- 关注发展过程
(口诀:内母猪过重,方去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