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经济学》是亨利·黑兹利特最知名的著作,深入浅出的阐述了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主要理论。本书第一版出版于20世纪40年代,但是里面的很多现象至今仍大量存在(尤其在中国)。这里说句题外话,个人的阅读经验是在读一本书的的时候了解下作者的生活经历,学术立场,可以更客观的看待书中的观点,避免陷入“尽信书”的偏见之中。
就拿《一课经济学》的作者黑兹利特来说,他和弗里德里克·哈耶克都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奥地利经济学派主张的政策都要求政府减少管制,保护私人财产,并捍卫个人自由,因此也被划分为经济自由主义的范畴,而经济自由主义理论发展于法国启蒙运动时代,亚当·斯密被公认为第一个阐述此思想的学者,所以你可以看到本书中多次提到推崇了亚当·斯密的思想,同时奥地利经济学派彻底地反对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与政策,本书从公共建设工程,税收,政府信贷,就业与失业,关税等多个方面阐述了经济自由主义的优势和凯恩斯主义的劣势。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任何经济学理论都不能仅仅观察行为或政策对某个群体的即时影响,更要观察其对所有群体的长远影响。(在作者看来凯恩斯主义即属于前者,而经济自由主义属于后者)
对于这个观点,作者以破窗谬论为例:小孩打破了面包店价值250美金的窗户,路人说,从好的方面看,面包店老板需要去买玻璃重新安装窗户,从而为玻璃店带来了收入,创造了就业岗位。但实际上,如果玻璃不被打破,面包店的老板本可以拿这250美金去买套西服,这样也为西服店带来了收入,即同时拥有没有损坏的玻璃和新买的西服。路人只看到了眼前的玻璃店的收入,却忽略了因为玻璃破了而根本不会发生的西服店的收益。
以此观点为基础来看待国家的很多政策就会发现很多谬论,例如:
对于公共建设工程创造就业机会的说法,首先并没有额外创造就业机会,只是将原本用于其他地方的劳动力转移到这里。其次,所花的每分钱都来自纳税人。最后,用在公共工程上的每一分钱带来的财富和福利的净增值必定低于用于私营资本中。
对于政府信贷,私营资本信贷就已识别出大多数风险低的贷款人,所以政府信贷不得不选择风险高的贷款人,同时将有限的实体机会(土地,机器等)从风险低的人转移到风险高的人手里。政府信贷往往也会导致通货膨胀。
对于房市,政府鼓励人们去购买自己负担不起的房子,最终会造成住房供给相对过剩。过度刺激楼市,会使得负担的房价升高,甚至可能误导建筑业过度扩张,最终结果是各方损失惨重。
对于通货膨胀,人们只习惯于用现金衡量自己的财富和收入,尽管拿这些钱能买到的东西比以前少,即忽略了通货膨胀的存在。通货膨胀本身也是税收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且是极其有害的形式。而过高的税收往往会抑制了生产者的积极性。通货膨胀的过程是一种不公平的过程,对不同群体产生不同影响,而最先获得新增货币的群体获利最大。
归根结底,作者认为科技进步,生产自动化,提高效率才是提升社会总体价值的真正途径。举例来说:一个制衣商购买了一个机器代替以往一半的人力生产成衣,同时裁掉一半的员工,初看下来是就业机会的损失,但是,一方面提供了生产这些机器的原本不存在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给制衣商带来的超额利润有三种途径分配:扩大生产,购置更多机器,生产更多成衣;投资其他行业;个人消费。而无论哪种途径都会增加就业机会。同时随着生产率的提高,成衣价格会下降,从而回馈给消费者。而在此过程中,政府应该起到的作用,就是如何帮助被辞掉的一半员工更快的找到新岗位(新技能培训等)。
采取生产最大化政策,同时光明正大地救济一部分失业人口,远比打着“充分就业”的幌子,用“制造工作机会”来扰乱生产要好的多。文明的进步其实体现在就业人口的减少上,而非增加。这是因为当国家变得日益富裕后,我们得以禁止使用童工,得以实现老有所养,大多数妇女也能如愿专职照料家庭。
读完此书,笔者最大的感触是对于社会整体而言,任何有助于提升效率的行为都是值得期待的,而任何降低效率的决策,无论打着多么伟光正的幌子,都是值得怀疑的。前者的例子是互联网,而后者的例子是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