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最新的消息,2018年开年,苏宁低调进入无人货架领域,在南京部分写字楼布置了自家无人货架“苏宁小店Biu”,并计划全年要完成5万组货架的铺设。消费者通过手机扫码、移动支付即可完成购物,随付随取,简单粗暴,与其他无人货架的操作基本一致。除了之前已经进入的猩便利、果小美、便利蜂等,顺丰、网易、饿了么、美团、苏宁等大佬们悉数到齐。
在原本就很拥挤的赛道上,一下子涌进来这么多新的选手,一方面说明大家很看好无人货架的方向,当然,另一个方面由于选手的增多,也会出现各种踩踏,有人受伤,有人死亡那是必须的。虽然,目前仍然有很多人还在质疑无人货架的真实需求,以及是否又是下一个共享单车或者共享充电宝。但你只要仔细看看,就可以看出,无人货架和之前的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回头看看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经过市场的验证,共享充电宝的确是一个伪需求,王思聪的翔也没有吃成,共享单车虽然不是伪需求,但是由于进入的大玩家基本上就是腾讯和阿里两家,因此到最后只有摩拜单车和ofo天天还在扭扭捏捏的考虑如何合并。那无人货架呢?首先我们来看需求,从目前已经入局运行了半年多的无人货架来看,并不是伪需求,在一些场景中,特别是办公室等白领聚集地,有着旺盛的购物需求,这里面包含了早餐、午餐、零食甚至是水果生鲜等,而目前来说,无人货架是离这部分人群最近的,可以说是唾手可得。而且一旦形成消费习惯和粘性,就如同建立起来一条流量和渠道的高速公路,在这条高速公路上,存在着极大的想象力和可能性。
而无人货架呢?无论是玩家的体量和质量完全要优于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等,无人货架除了传统的互联网甚至是实业的大佬基本上都进来了,连新进入者都快速的获得了几个亿的融资。这和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很多想靠百万的投入撬动一个大市场,最终无法融资而资金断链相比,有着天然的区别。无人货架的选手很明显背景和资金实力更雄厚,对于无人货架的投入都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和资金准备,因此,不会像共享充电宝和共享单车那样短命。同时,无人货架背后蕴藏着的数万亿的市场规模,也够这些大佬垂涎的,因此,不会轻易退出。
在可见的2018年,仍然是一个无人货架跑马圈地的阶段,目前即使是先发者,其货架拥有的数量和市场容量相比,还几乎可以说是忽略不计的份额。因此,无人货架赛道的包容性会更大,所容纳的选手会更多,从出现到成熟的周期也相对会比较长,不会是一个半年或者一年的短命项目。但在2018年之后,跑马圈地结束之后,就要看各位大佬的整合能力了,后端的供应链能力,产品创新,兼并收购等,将决定未来这个赛道是属于哪几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