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是目前我国在国际文坛声望最高的作家之一,是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他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深受英、法、德、意、韩等国读者的喜爱。2004年,余华在法国被授予“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于199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精神却崩溃了。它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
许三观先后11次卖血。
第一次卖血是因为听四叔说,能卖血的男人证明身体好,不然娶不上老婆。于是许三观在两个同伴带领下去卖了血,事后两个同伴还告诉他卖了血后一定要吃炒猪肝喝黄酒,说是补血活血。
第二次卖血是因为大儿子一乐闯了祸要给人家赔钱;第三次是为了和他相好的女人林芬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闹饥荒,为了家人能吃上碗面条,他第四次卖血;第五卖血是为了给一乐买补品;第六次卖血是为了贿赂二乐的领导,希望领导多关照二乐;后来重病的一乐住进了医院,他又一路辗转卖血五次。
许三观为一乐卖血最多,可是,一乐并不是他的亲生儿子,而是许玉兰和曾经相好的男人何小勇的孩子。许三观知道这件事后一直耿耿于怀,但内心深处宽厚善良的一面使他在一乐危难之际仍然不顾性命的卖血拯救一乐。
四十年来,每每遇上灾祸,他都以“血液的力量”对抗苦难,家里的日子也渐渐有了起色。一天,已经年过六十的许三观走在街上突然又想吃炒猪肝和黄酒,于是下意识地去了采血站,可许三观已经太老了,采血站不再收购他的鲜血。
站在街头,许三观不管不顾地哭了,“家人又适逢灾祸时,该怎么办?”
这个平日里乐观、幽默、良善的老百姓内心最初所想的并非再次享用猪肝与黄酒,而是自己再不能为家人渡过难关而感到深深的苦恼与自责。
《许三观卖血记》所展露的是人性当中最为乐观与包容一面,在许三观这位悲剧人物身上,我们发现了以往先锋小说人物不曾有的宽厚与善良,体会到余华有关生命悲剧人性力量的正面期待与感召。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百姓能够承受起如此沉重的命运职责;换句话说,他的一生都是用生命的力量与乐观的态度消解了苦难,融化了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