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之间的理解之所以很难,关键原因在于,我们习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去推测、揣摩、评价甚至抨击另一个人,却完全忘了,对方也有一个和自己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认识。你渴望理解对方,就必须放下自己的坐标体系,尝试着进入对方的坐标体系,这是抵达理解的唯一途径。
对方怎么感受的,才是事实。要按照对方的感受去理解他。很多人习惯上认为,重要的是发生了什么事实。但是,他却不知道,这只是他眼中的事实,而不是对方的事实。
你也许闭上眼睛都知道,他一张嘴要说些什么,但你可能并不了解对方说一些话时他的感受。
对方一说到问题,我们就急着去出主意,提建议,忙着为对方“解决问题”。但实际上,对方多数时候只是为了借“问题”宣泄情绪,根本不需要我们的建议。
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感受远比所谓的事实更重要,要相信对方的感受。坐下来安静的聆听对方的感受。
有些人会用不说话来惩罚对方,你要知道这是一种冷虐待。
有些人不断的用抨击对方来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这样只会让对方离你越来越远。
评价是阻碍交流最常见的原因,对方有时候只是想和你分享开心的感觉,而你的一盆冷水会直接让对方感觉——受到了伤害,失去了继续分享的兴趣,感觉像是吃了一只苍蝇。
告诉别人什么地方做的对什么地方做的不对,这本身就是一种“我行,你不行”的关系模式,如果对方不认为“我不行”,那么这种关系就会触礁。
出主意,阻止了对方倒苦水。我需要的只是你对我感受的理解和接受,不要帮我解决问题,只倾听就好。
家是两个人的地方,不是一个人的战场。强悍的人会把一切都搞定,但这并不是好事情,因为对方会觉得自己一点价值都没有。重要的事,“亲爱的,我需要你”。如果一个人感受到,“我说什么都没用”,他会崩溃的。这个家对他来说,一定是冰冷。
有些人会为家人安排好了一切,但他不知道,这常常是对方不想要的。你的安排,让对方并不舒服。你的强势,会让对方感觉他的地盘不断的被侵占,留给自己说了算的空间越来越少。这是非常让人反感的做法。
在工作上,不能婆婆妈妈。但在家里一定要婆婆妈妈。公司,讲的是利益,感觉,不是特别重要。而在家中,之所以你会感受到温暖,是因为对方珍视你的感受,把你放在心尖上,不讲利益,只谈理解和接受,感受家的温度,大于一切。工作中奉行权利规则,在家中要奉行珍惜规则。
健康家庭的父母,深爱孩子,将他养大,不是为了自己分享这一结果,不是为了永远与孩子黏在一起,而是要将他推出家门,推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让他去过独立而自主的生活。
在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相反,如果亲子关系(包括公婆与丈夫、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最常见的两个问题:一,糟糕的婆媳关系。二,严重的恋子情节。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其实,在新家庭中,如果有一个糟糕的婆媳关系,那么一般可以推断,在婆婆以前的那个“新家庭”中,也曾有一个糟糕的婆媳关系。而那个糟糕的婆媳关系,让婆婆与其儿子建立了非常亲密的关系。对这个婆婆而言,儿子,而不是丈夫,是他最亲密的人,是她最割舍不下的人。
于是,当儿子要分离,去找一个爱人,并建立一个自己的新家庭时,作为婆婆,她会多么难过。她会觉得,自己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她会有意无意地阻止儿子与媳妇建立最密切的关系。
而儿子,他以前就知道,他是母亲心目中最重要的人,对于母亲而言,他比爸爸还要重要。以前,他为此而自得,现在,他要“回报”母亲。于是,他也不忍心“背叛”母亲而与妻子建立最亲密的关系。
这是很多婆媳难以相处的心里秘密。
相反,如果婆婆心目中最重要的人一直是丈夫而不是儿子,那么与儿子的分离就不是那么难受。相反,她会欣喜地看到,儿子找到了他最爱的人,他可以拥有他的家庭、他的人生了。这时,这个婆婆会祝福媳妇,祝福媳妇和儿子即将走上她和丈夫曾经走过的幸福之路。
我明白我为什么难受了,我是在这场选择当中,被抛弃被牺牲掉的那个人。所以,未来,我才看中,把我捧在心尖上的那个人,说到底我是个受伤的孩子。我爱上给我黏合心理的那个人。他会让我觉得“你值得”“你很重要”。
有些丈夫潜意识站在父母的一边,认为妻子应该无条件的敬老人。他知道妻子受了太多委屈,但因为愚孝,他不敢对父母说一个不字。当他一味逃避责任,这个妻子有一天会终于不堪重负走掉。因为你的家庭,你做不了主。也许终其一生他都不会明白,在他的原生家庭,他的父母是最重要的,他们最有发言权,但在他的新家庭,他和妻子才是最重要的,他的父母不该有太多的发言权。他不懂得这一点,听任父母在他的新家庭里为所欲为,像生孩子,孩子教育,亲戚是否应该干涉等事情,他都遵照父母的旨意,而不是跟妻子好好协商,这不可能给妻子以家的感觉。最后妻子只好结束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