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读这本书真不好写心得。
但是还是要努力地写出些什么来,锻炼自己的表达和总结能力。
这一章主要讲的是朱棣的后代朱宸濠叛乱,在处于绝地的情况下(三没有:没兵,没将,也没有人管),王守仁毅然孤军抵抗叛乱。
他痛恨践踏人命的暴力,因为在他的哲学体系里,人性是最为根本的一切,是这个世界的本源,而这位打着正义旗号的宁王起兵谋反,牺牲无数人的生命,让无数百姓流离失所,不过是为了他的野心,为了那高高在上的皇位。
打倒当权者的宁王,将是另一个当权者,唯一的牺牲品,只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因为无何时何地,何人当政,他们都将是永远的受害者。
所以,他决心抵制这场叛乱。
在暴力和死亡的威胁面前,沉默的永远是大多数
而也总有人为了自己的追求,不惜牺牲生命,也要为国效力,王守仁有一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孙燧。
在这场抵制叛乱的计划中,他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抱着必死的信念,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王守仁,因为他相信王守仁一定能完成平叛的重任。
他要做的只是从容赴死。
我被孙燧这种大无畏地,舍己为国,为他人的举动所感动,在大国面前,把自己的安危置于最底层。
而王守仁的确拥有着可怕的智慧,这种智慧源于他的哲学。
他明白,心学再高深,韬略再精通,没有兵没有武器,我什么都做不了。
他痛恨杀害孙燧,发动战争的宁王,却从未被愤怒冲昏头脑,他十分清楚,凭借目前的兵力,绝对无法战胜对手,眼下他只能蓄积力量,等待时机的到来。
有着平叛的志向,也要有切合实际的平叛策略,这就是知行合一,这就是王守仁的无往不胜的哲学和智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