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芳文】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
从沉淀的历史看“吴越古道”有着非凡的历史价值。历史随着时间在其中的多变,这条当年风华正茂的战略要道,逐渐转变成了山花遍野,自然风光腻人和风景秀丽之道。
在这里追溯历史,顾名思义:吴越古道,是当年吴国和越国的战略要道,也是吴越二国(今杭州临安)通往南唐(今宣城宁国)的主要通道,全长约35公里,是国分界线接壤的依据,它是五代十国的产物,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闻名大江南北。在当时落成这条路,就是吴国与越国的边境线,是古建筑中的独一无二的伟大工程。
曼延起伏的城墙诉说着当年的历史,起伏跌宕的情节,让人在这条路上回忆更加深刻。五代十国时期就是这条延绵不断的山路,作为界线分开着二个国家:吴国和越国。且是用来防御对方进攻的军事要道。吴越古道则是吴国修建,便于攻打越国。
在历史的记载中,公元506年,在中国的南部地区发生了一次大的变革,一共有18国商议讨伐楚国,大大地牵制着分散了楚国的军事力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吴国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并迅速结盟唐国和蔡国,商定时日,对楚国进行了大规模的进攻,这一仗吴国人打出了士气,确立了吴国在当时的国家地位和江淮地区的霸主之一。
越国看到吴国的战略重心倾向楚国,觉得自己也不是等闲之辈,既然机会来了,就蠢蠢欲动向吴国本土来个釜底抽薪……在当时的年代跨度期间,五代十国:群雄争霸,硝烟弥漫,战事平平。给后人的深刻印象就是乱世之年。
提起五代十国,让我最先记起的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他是一位皇帝也是一位诗人词人,从小生长在优厚的皇室世家,他的前半生过着奢靡的皇宫生活,但是在人生的后半程,却面临国破家亡的悲惨实情。所以有着昏君的说法,他,更是一位文质皇帝,他流传千古的词句, 盖过他当年皇帝时的风流,他接手的皇位,早已是俯首称臣于宋,他不愿战争,满足现状,直到身不由己时,才从噩梦中惊醒!发自内心的语言和那异国他乡的感受,写出了让人难以忘怀的那首绝笔词,堪称完美。但,是一曲生命的哀歌……
是啊!人的生命就像悠长的小路,在寂静和平静的树叶下延伸。风,卷走和树分离的残落的叶片轻轻地落在树林间,掉落的树叶,就像触键的痕迹,这就是不一样的轨迹,但有着一样的宿命,他没有想到自己所写得词句却是自己生命的挽歌。人的一生就是琴弦一样,由自己去弹奏,每一道音符的奏响都是人生的真实写照,但没有想到的是,生命的挽歌突然提前到来……,提前去走完那生命中不愿意提前走完的最后一程,那生命的小路,又是那样的孤独和寂寞……
灵感的李煜通过对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作对比,抒发了自己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全词语言明静、明洁、凝重、优美华丽、自然清新,以自问而起,以自答而结束。深切的表白和内敛的心情,从而问天、问人而到自问,在凄楚和凄苦的悲凉中,让自己无声的音调在曲折中回旋、突发出创意自如的艺术结构和艺术魅力,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了沁人心腑的美感和凝练浓重的效应。
李煜的词用之,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词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让人思绪万千。李煜的词阅读酷似身临其境: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李煜写好《虞美人》后,在七月七日他生日的那天晚上,在寓所里宴饮奏乐,命歌伎演唱他的新作,七夕的夜空中以歌声回旋,庄丽的歌词优美华丽,乐声传到院外。告知了宋太宗赵匡胤,认为他是“人还在心不死”,想复辟变天。于是,赵匡胤豪无对言地让人赐毒酒而让路………《南唐后》灭亡。公元960年,宋朝第一代皇帝:赵匡胤正式登基。
我们即将在本月中旬完成吴越古道的旅游,也将在同一的地点和位置思想着不同时期的多愁善感,吸取千年的历史学识,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也可见证目及的奇迹,追溯以往更深层次的了解历史的渊源,让我们祖国的历史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待续)
20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