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对一些人如此计较?是因为自己不够强大,害怕别人超越自己,害怕别人迫害自己,害怕别人分一杯羹。
这些想法的起源,就是你认为自己不够强大,你的内心害怕别人会超越你,怕别人过的比你好。
不要把自己当圣人,人的内心本来就是在佛陀和恶魔之间徘徊,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不要排斥心中的恶念,因为他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所做的,就是让善念和恶念和平相处,扬善但不去恶,把这种念头当成自己的一部分,不选择,不批判。这只是伴随善念而产生的附着物而已。
格局有多大,心就有多宽!打宽自己的路,你会发现更多的爱。
就比如,当我想着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对世界有影响力的人,或成为一名富豪。所需的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还需要太多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分为两种,一种是情感朋友,一种是利益朋友。
对待情感朋友,拿出真心,互诉衷肠,常常相聚,共担烦忧。
对待利益朋友,互相学习,学习照顾,学习人心,学习章法。
一舍一得。
情感朋友,付出的是情,收回的也是情
利益朋友,付出的是利,收回的也是利
不要二者混谈。
这让我想起了有人所说,这个世界的一个法则,种什么得什么
所有的事情都和种菜一样。
你付出了多少,就会开出怎么样的瓜果。
回到情感上来,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有德行,善念,对人以真诚。
而真诚这个词,却没得到一个标准的解释。
对自己的情感朋友,拿真心去对待,没有任何的私心,这是真诚。
那依据一定的目的,拿包装过的真心去对待利益朋友,这又属不属于真诚的范围呢?
以前的我,一定回答的是不属于。因为我理解的真诚,就是做事情不能有太强的目的性,必须出自真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真诚的理解开始迷茫。谁说带有目的性所做的努力就不能称之为努力了?圣人也说过,人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目的的。
有了这句话,思维豁然开朗。
是的,不能把目的性只存于真心上,而把一切有目的的行为统类为有心计。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一个法则,世界没有任何恶和善,只有爱。一切其他情感,都是自己的臆想。
我们来这个世界是来体验的,体验本无关情感,当我们执着于我们所体验的,就产生了贪嗔痴恨。有了这些,我们便忘记了自己的本心,其实什么都是我们的,我们什么都有。
今日有感而发,皆因自己捕捉到那一刻内心的阴暗,而自己对阴暗的排斥,又会引发内疚,狂躁的情绪,让自己在自我想象中无法自拔。
而父亲的一番话,让我豁然开朗。果然,爱无处不在,总会在那里点拨你,让你醒过来。
所以,以后要经常觉察自己的内心,不要排斥恶念,只是观看他,去看他的来源,从来源找到和他一起的善念,一切便从善如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