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看到某本书上写过老舍前辈写自己读书的方法,大意是读的很快,读的很杂,不知道是真是假了,但是觉得还蛮有意思,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我的读书方法还比较类似(我真的不是故意去学的,哈哈)。
这些年,读了一些书。回顾了一下,读的很杂,感觉除了哲学是我读不下去的类型(好吧,我最近在坚持阅读一本,希望能读完),其余都多多少少能看一点。从来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很多都是很快翻了一遍,很少会去看第二遍,随着时间流逝,内容也忘了很多,看到书名还想起自己读过,印象深一点的还可以记起大概讲了些啥。记得有段时间特别迷东野吾圭,一口气读了5,6本,然后过了段时间和同学聊起时,才发现自己把不同书本的故事情节记混了,像白夜行和幻夜就是弄混了,不过这丝毫不影响我读书时的感觉,紧张,愤怒,惋惜,惊奇等等。还有觉得自己特别可笑的是,自己在看到书本的一半时,才发现自己一直把主人公的名字看错了。今天借着这篇文章分享自己关于读书的一些体会吧。
我个人读书速度是偏快的,其实觉得看书速度快这个习惯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就是不利于沉淀,看书比较慢的人可以有更多时间去思考文章表达的思想,或者进行联想,拓宽自己的思维,或是学习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技巧,好处就是看的很快,在同样的时间里,你可以多看几本,然后去写作业敲代码。。。看到这里,你或许会觉得我是在卖萌,但我是想说,如果你比较忙而很少有时间去看书,如何达到阅读数量和阅读质量之间的平衡是一个很值得你去思考的问题(时间挤挤总会有的话题就不讨论了),数量决定了宽度,质量决定了深度。书是作者写出来的,里面包含了作者的思考,读书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和作者交流的过程,这应该是一个平等的过程,所以首先请放下你的崇拜,就当作是以朋友的身份和作者来一次交流就好,不要有有一字千金的心态,以平和的心态去看书心态会轻松不少。阅读时,如果是遇到某些符合你认知的段落或者章节,就如悬疑故事里被你猜的八,九不离十的情节,直接跳过去吧,不要害怕中间漏了什么重要的信息,读书不是高考,也许你脑补出来的情节比书上的还要精彩,而且我觉得这个方法也很适用于当今的很多鸡汤文,成功学之类的书籍。
读书时不要有强迫症,觉得一本书不读完根本不完美(别问我怎么知道有这种心态的),其实有时候也许会有这种感觉,学会取舍也是一门必修课,如果是比较离散的内容,比如人物文集之类的,完全可以挑感兴趣的来读,没必要强迫自己去阅读那些不感兴趣的章节,一来是浪费时间,而来没有兴趣读起来也没太大收获,像我的话看一些人物的文选,基本上是跳着看,遇见感兴趣的文章就好好嚼一嚼。有时能一句话概括的段落,就跳过去咯,因为考虑到各种受众,有时候作者会在阐述某些观点时引用很多例子,如果你能懂他的意思,那就不要看例子了,这个世界那么多的例子,然而我只想懂你要表达啥,哈哈。
然后关于是看些什么书,个人观点,在大学时代,什么书都多少看一下(当然三观还是得正的),不要说喜欢哪几种类型就一直看那几种。有一段时间,我突然觉得自己读的科幻,互联网,历史之类的书不太贴近生活,于是特地找了一批接地气的书来阅读,读完以后,才发现自己对于现实社会的认知还是亟待完善的,后来每当我产生在某一方面认知自我感觉不太客观全面的情况下我就会主动去充一下电,关于书单,很有很多类似的推荐,我就不在这里重复了,欢迎有想法的小伙伴可以留言给我一起交流。
关于读书的优点不用我多说,对于我来说,读书最大意义并不是陶冶自己的情操,而在于获得体验,人的一生受时间,环境等等各种因素限制,走不了那么多路,见识不了那么多事物,通过书本你可以多多少少体会到一些你未曾经历或者察觉到乃至是你这辈子都不会实际接触到的的事物,这些体验虽然是间接的,但是已经十足地宝贵。当你读过各种类型的书籍,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批判性吸收作者表达的各种思想,再加上你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这个世界的思考,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才会更加全面,客观。
关于读书,每个人都会有适合自己的方法,让自己舒服的读书方式就是最好的。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你们的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