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活的像一个木偶。
不清楚自己的愿望、没有自我评价的标准、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成什么,因为这一切,都是由别人的“指点”决定的。
如果被人信任、得到支持,自己就可能实现突破,而一旦外在环境中存在负面信息,那自己就像什么都不会一样,从心里先败下阵来。
这可能跟环境有关,从小父母就用行动和言语在告诉着我,在有人的时候要注意、要低调。他们也一直都是那样做的,无论什么事情,喜也罢、悲也罢,都尽最大努力不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太在意别人是怎么看的、怎么说的,很担心会被人嘲笑。
一直以来,我也是在这种总感觉所有眼睛都盯着自己的不知所措中成长,很担心别人会不看好、会嘲笑。每当独自站在人前、独自承担任务时,一种很虚很茫然的感觉就会侵袭全身,极度的渴望有人可以挡住自己。所以,我小时候一直跟着堂哥转,有他在前面帮我出头,长大后一直跟在同学后面、同事后面、领导后面,很多时候为了不出头露脸宁愿考试考低一点、工作做差一点。
但我又极其重视其他人的感觉,别人一点点的情绪变化自己总能敏感的捕捉到,然后就会小心翼翼的担心是自己的问题,极力想做出一些改变来让别人的感受能好一点,终于等到确认别人没事之后自己才敢重回轻松。因为太过敏感,生活中的关系,一直都在这种收紧与略松中循环往复。
也正是因此,在爱情的道路中,受尽了折磨。所以很多时候,自己索性就距离别人远一点。
很多时候,站在群体中,听见批评声,总感觉是对自己的,即使自己做的很好,还是战战兢兢地不断把自己带入进去。
很多时候,想要做什么事情,藏着掖着不敢被人看到,听到了反对声音立马就会偃旗息鼓,所以,一直都在变换方向。
很多时候,甚至是在想象自己成功风光的时候,旁边围观者都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他们的眼光、他们的看法,都是一定要充分考虑进去的,那是设计动作的第一参考。
这样的生活,一开始感觉是正常的,因为家人是这样教育的。但是后来,越来越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了,在人群中,不被别人注意,连自己都不在意自己,过得就像是一团随风摇摆的空气,太累又太没有存在感。
直到看了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课专栏——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才开始意识到,生活不应该是这样子的。自己人生一直是在围着别人转,对别人在评价在乎、对别人的感觉敏感,却对自己的感觉总是忽略和无视,费尽心力的去“照顾”别人的感受,却把自己折磨的不成人形,这种活着,是在替别人而活,是假的自我。
而为自己而活、真自我的人,会尊重自己的感觉,不会太为难自己,他们做事情的动力,是来自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别人的评价,他们信任自己、爱护自己,坦荡的与任何人自然交往,也自然的与自己和谐相处。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罗杰斯的“成为你自己”、温尼科特的“让你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和蒙特梭利的精神胚胎论等等,都在表达着同一个意思,那就是:一个人的自我本身,就是根本性的力量,我们的所谓成长,就是把这个自我活出来而已。
生活中的很多痛苦和折磨,往往就是我们把别人活成了自己。
活出自己很难,因为我们的环境经常不由自己控制,来自外界的“指点”太多,而得到的宽容太少,这些加持了种种利益的“指点”,就像木偶的绳子一样,牢牢控制着我们。但是,我们不能成为木偶,我们可以与那些握有控制权的人们协商,大胆的按照自己感觉行事,只要真正迈出了这一步,真正品尝到了做自己的幸福,那就再也不会忍受去做别人了。
彻底信任自己的感觉,把自己活出来,这是我们唯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