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火的一部剧应该就是《人民的名义》了,我的家人、同事、朋友、客户不止一次聊到这部剧,但是我迄今为止一集都没有看。不是我刻意追求特立独行,只是在我看来选电视剧和选书一样,是有一定标准的,如果不达到这一标准,我是不会轻易选择的,因为看一部剧的时间成本要比读一本书的时间成本高得多了。而大家对于选择什么剧或电影来看可能仅仅依靠网络上的口碑,有一定的错选可能。所以我说一下我选择电视剧的标准。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部剧已全剧终。据我所知,现在《人民的名义》还没有完结,请问有多少人抓心挠肝的想要知道后面的情节?
如果是一部完结作品,我将从人物、剧情、画面来分析。
人物分三个方面:饰演者、剧中人、形象。饰演者就不必说了,是哪个演员的迷弟迷妹就去追爱豆的戏。剧中人则是奔着男主女主去的,比如想要了解武则天这个历史人物就会去看相应的剧。形象呢,就是参考剧中男女主角的发型妆容服饰搭配,比如《校阅女孩》。但最后一点对我来说不太重要,因为不少时尚公众号会进行整理,他们更加专业而全面。
剧情:从演技、情节、价值输出三点来看。其中演技和情节是相辅相成的。演员没有演技分分钟出戏,再好的故事情节也看不下去,除非是冲着爱豆的脸来的,可以在出戏的适合舔屏。而价值输出——不要觉得我太夸张,连看电视消遣一下都要上升到价值观——对我来说可能更为重要。前一段时间我的死党给我推荐了东京白日梦少女,说和我们很像,而且集数不多。我一看到名字就觉得非常有亲切感,所以便决定利用小长假时间去看。前两集没看完,我便决定后四集看剧情介绍就好了,因为主人公改变了嘛,我可是要一直做白日梦的人啊。
画面分为:构图、取景、特效三个方面。构图太专业了,我这种看热闹的人不是很懂,但有大神将《神探夏洛克》截图分析,所以我相信是有专业人士从这个方面来选剧的。取景呢,举例说《小时代》的取景地如果换成铁岭象牙山,想必受众就会换成另外一部分。这只是举例说明而已,一般导演不会犯这种错误的。我们选择纪录片时可能会更多的参考取景地。最后是特效,特效好的作品让人觉得诚意满满,甚至可以弥补情节上的缺陷,这点在国产科幻作品中更能体现。
那如果《人民的名义》完结了,我会不会看?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人物我可能会倾向于剧中人物达康书记。剧情我会对老戏骨们的演技感兴趣。但鉴于集数过多,我可能还是不会看这部剧。
不看的话会不会和其他人没有共同话题?恰恰相反,做一个倾听者在适当的时候提出问题让对方畅所欲言,这不正是一个练习倾听的好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