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映九天,《战狼2》的累计票房已突破21亿,公众号、朋友圈已被它的消息刷屏,这部电影引爆了国内票房市场。上周末因为有事没来得及去看,今天一下班,赶紧往电影院冲,迫不及待地想看大家强推的这部电影。看完后,我只能感慨:真是太燃了!用网上看到的一段话来说,这是一个“不要命”的吴京,带着一群”不要命“的演员,用命拼出来的电影。
网上关于吴京,关于这部电影的文章已经扑天盖面,我就不再赘述影片内容以及评价,但想从自己的角度来谈谈吴京的经历给我带来的一些感想。
学生时代看过吴京演的《太极宗师》和《小李飞刀》,对他印象比较深刻,后来越来越少看电视剧,再加上平时刷屏的娱乐新闻里也鲜有他的消息,也就慢慢淡忘了。
《战狼2》火了后,我在网上搜了一圈他的信息,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四年前发起的话题:“什么制约了吴京成为更优秀的演员?”这个话题129人关注,底下下只有寥寥数个回答,并且回复者中无一人为他站台,基本都是说他形象缺乏可塑性、气场不够强、笑容很奇怪、声音不够好之类。这说明在大众眼中,都觉得吴京此生不会有什么大成绩了。从08年到15年,整整7年,吴京也确实没有什么成就,几乎消失在大家的视线里,沦为一个过气的演员一样。直到15年4月,他才带着自编自导的电影《战狼》杀回大屏幕,一举拿下5.4亿票房。然后现在,凭借《战狼2》,燃爆中国。
我不知道当初那些黑他的人有没有觉得啪啪啪打脸,我觉得这也不怪他们,毕竟对于一个动作演员来说,43岁才逆袭,确实有点晚。这个领域其他几位巨星的巅峰时间远比他早:成龙34岁靠成功塑造警察形象达到事业巅峰;李连杰28岁塑造了黄飞鸿,35岁进入好莱坞;史泰隆演洛基而红得发紫的时候是30岁。
人们总是习惯按照一定的标准去评判一件事,甚至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去预测一个人的未来。然而,却忘了一件事:人,毕竟不是工业品,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不是批量复制出来的。既然有差别,那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有自己的路。而每条路,都带有他独特的印迹,是少有人走的路。吴京如此,我们亦如此。
2
前几天陆续有两个朋友跟我分享好消息,一位朋友告诉我经过经过一系列的曲折,终于升职为销售总监了;另一位朋友告诉我近期有打算投资第三套房,后年的目标是把自己的车换成某高档品牌车。这两位都是我的大学同学,都已结婚生子,属于家庭事业双丰收的人生赢家。听到这两个好消息,我由衷地替她们感到高兴,也为有这么优秀的朋友感到自豪。
在某个时刻忙完工作稍清闲时,我坐在座位上,开始发呆。想起自己的情况,突然就觉得自己是个大写的loser,一无所有,与朋友比起来,不要差太多。有那么一瞬间,心情跌到了谷底。
为了避免自己陷入自怨自艾里无法自拔,我下楼去买杯饮料。在买饮料的路上,我刷着手机,刚好看到的是关于吴京的新闻。然后我反思着,为什么要这么悲观呢,我现在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不意味着以后达不到,不是吗?看最近这么火的吴京,这些年遭遇同行们的远离,评论家们说的二线,就连知乎小朋友也品头论足说你缺乏成功潜质,人家仍然能不急不躁,不慌不忙地按自己的节奏沉淀,耐心为自己的理想做准备工作。难道他没有按常规,像其他演员那样年轻时成名,就要把自己界定为loser,一蹶不振吗?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不同,又有什么可比性呢?一碗自制鸡汤喝下去后,似乎又精神抖擞起来。
3
据我妈妈告诉我,我是3岁才学会讲话的,3岁前,要表达自己的需求基本靠哭或者用动作再加上简单地咿咿呀呀发音。正常的小孩一般是1岁左右就开始能简单讲话,3岁都能比较流利地表达了。这就是说,当时我的语言发育程度远落后于标准水平,属于不正常。如果根据我当时的表现推测的话,得出的结论很有可能是即使以后学会了讲话,口才也会比正常人差一大截的。有意思的是,长大一些后我和哥哥吵架,他就从来没吵赢过我。如果我想要坚持自己的某种看法,全家人反对的话,我能以一敌三讲事实摆道理打败他们。
我举这个例子,不是说我多么能吵架,口才有多好,只是想说,连学说话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都不一样,那么成年人的学习、工作成长以及人生道路,又怎么能都一样呢?
我们总是喜欢设定一个标准:一个人应该几岁学会走路,几岁学会说话,多少岁大学毕业,多少岁结婚生子,多少岁混到公司中层,多少岁实现年薪多少。似乎只有按这个常规路线走下来,才能算成功的人生。可是太多的事实告诉我们,人生并不只有这一种路线,每个人的成长道路都不同,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最终目标的实现。就连科学家也是如此。
很多人以为要成为科学家,就得从小聪明,从好大学毕业,二十多岁拿到博士学位,三十多岁拿到教授职位。但有人专门做过研究,发现成为一个成功的科学家,至少有七种不同的路线图。有55%的科学家的确是走了前面说的那个快速通道,但剩下的45%缺路线各异--有的人做过好几期的博士后,有的人在科学界做了几年之后,因为经费不足被迫离开过学术界,甚至还事业在家一段时间,后来又重回学术界,甚至这种情况反复发生,都阻挡不住他们在科研事业中取得成功。而且这些走了“弯路”的人,成就并不比那55%的人差。
4
不同的人走同样的路线,那人们就类似于工业复制品了;不同的人走不同的路,最后都实现了目标,才是正常的,也使这个世界更有趣。所以,当你发现你的节奏和路线与别人不一样时,这就对了,因为,每条路,都是少有人走的路。你,是独一无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