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会陆续的更新《认知方法论》相关文章,也是在学习吴伯凡老师《吴伯凡·认知方法论》课程中一些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让大家一起认知迭代和升级。
我们现在很多人都会陷入一种焦虑感,尤其是生活在都市生活中的人们,每天不停的刷着微博、微信、今日头条、快手、抖音生怕有一条有用的信息,被自己错过了。地铁站、公交站、马路上都贴着各种各样的标语,唤醒人们抬起你们高贵的头颅。但是看效果并没有那么好,其实光贴标语是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唯恐错过”是焦虑的典型征候。
每天的人们都在奋斗和挣扎中,但可能自己会把自己的挣扎误以为是在不停的奋斗,我们知道在这个时代当中不努力的后果,所以我们就选择了快速、直接、看上去有用的方式,既节省时间又不用费脑子,最重要的是,这种让自己觉得自己在努力中的样子,多多少少缓解了我们的焦虑和恐慌。
焦虑感是一种变质的紧迫感。焦虑驱动的挣扎,所有方向的努力之和可能为零。
真正的改变是发生在你自己认知底层系统的改变。
广大女性的心中有一个疑惑。满满的衣柜里找不到一件能在关键时刻穿出去的衣服,面对着当初自己精心挑选的衣服说不清什么时候买的,什么时候穿过的。
每一次买衣服都想“搞点新意”,你自以为是别出心裁买了一件“新衣服”,但是在别人看来,只不过是你衣柜里随便拿出的一件衣服。
这是吴伯凡老师提到了一个例子,为什么会这样呢?你的购买行为,只不过是你的兴趣、爱好、习惯等的同步。你认知底层系统的原则没有发生改变,无数个0加起来还是0,0的巨量累积不可能实现从0到1的突破。
你的思维、行为和表达方式都受制于你自己已固有的认知底层系统的原则。很多人都生活在“原始的舒适区”。有着这么一幅画:一个圆圈里站着一个人,这个圆圈里面有一座房子、一辆汽车、一些朋友。这些东西对你至关重要:你的住房、你的家庭、你的朋友,以及你的工作。在这个圆圈里头,人们会感到自在、安全、远离危险和争端。但当你跨出这个圈子的时候,会发生什么,请读者思考5秒钟。会出错?会害怕?还是?出错的结果是什么呢?你能从中学到新的东西。当你离开你原有的舒适圈,你会学到以前你不知道的知识,自己的认知底层也会发生变化和进步。然后你再在原先的那个圈子外边加上另外一个更大的圈子,里面会有更多的朋友和更大的房子,就这样不断地夸大自己的认知舒适区。
犯错的人有两种,一是“正确的犯错误的人”,二是“错误犯错误的人”。
前者总是能够持续地以X光般的反省方法获知自己行为原则中的Bug,持续地消除Bug,优化原则,实现原则性进化。后者则总是自觉无辜地犯错误,从来不与自己的简陋、粗劣的原则打照面。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正确犯错误的人。
认知即痛苦
当你准备走出自己原始舒适区时,你就要准备好:每一个认知突破的过程都是痛苦的。
当你遇到挫折,尤其是你做了很多的探索和选择,却发现没有结果,劳而无功,甚至被撞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你自然会产生这样一种欲望:我想退出。
每一个人都想自由自在的活着,但是自由和自在是不一样的。吴伯凡老师说道:
在子宫、母体、伊甸园的状态下,是“自在”:你独自占有一个快乐的空间,不需要思考,不需要选择,你只是一个附庸,一个微不足道的终端,一切的事务都全权委托给那个母体。
什么东西都由不得你自己,这不是自由的吗?不是。“自在”是你自己在那儿,甚至你连自己都没有,就像我们的某个器官,它显然不会有它的自我意识。
那自由是什么呢?自由就是什么都要由你自己来干,你自己来认知,你自己做选择、做决策、做判断,而且你要承担这个选择和判断的后果,这才是自由。
自由说起来很好听,但实际上自由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当你的自我建立起来的时候,你要承担种种的责任。
我们只有让自己的认知发生“认知地震”,才能不让我们成为认知的留级生,正是这些小地震,促进者我们认知升级、进化、蜕变,但其中也伴随着巨大的痛苦。我们需要的就是在旧的认知废墟上重新建立我们新的认知。
认知的盲维
当我们在认知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区,重新建立新的认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不要陷入认知的盲维当中,盲维即:对某一个维度缺乏意识和感知。
有这么一个例子,夫妻二人,结婚十周年,准备好好庆祝一番,预定了一个十分浪漫的烛光晚餐,男士提前到餐厅进行等候,而女士由于各种原因,迟到了50分钟。这个时候,如果你是那位男士就很容易陷入情绪的动荡之中,并且,这个情绪会让你整个人的思维限定在一个维度上:对这么重要的事情,她为什么那么不重视?
人的认知有个特点:一旦你建立一个维度,它就会吸附大量证据来证明你这个思路的正确性。你会从以前的生活中,发现那些你可能已经忘了的事情。
比如,你会想到“我曾经让她给我买一个什么东西,但她没有买”,或者“我让她买这样的东西,她却买了另外一种”等等。在这个维度上,你形成了一个表面丰富、证据充足的认知。
但是,你忘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维度,那就是:你今天是来干什么的?这个烛光晚餐是要干什么的?
关于“认知”一旦谁发起了一个议题,形成了某种主导以后,你的情绪、记忆,就会像那些阿谀奉承的下属一样一起涌过来。
这种认知,在这个维度上是正确的,但如果你再建立另外一个维度的话,你也会形成另外的一些证据和认知。只有几个维度合起来,才可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
如果你脱离这个维度,问自己“这个烛光晚餐的目的是什么”,你马上就会明白:这个烛光晚餐是为了增进你们之间的感情,在结婚十年的这个重要节点上,营造一种更好的亲密关系,在你们的情感账户里储蓄更多的情感,为未来的生活打造一个关系和情感的来源。
而如果当女士到来的时候,男士站起来问候:今天是不是工作太忙加班了?还是遇上堵车了?瞬间,这次晚宴又获得了另外一种意义。
一旦有了“盲维”就会出现认知的偏差,你的判断和决策可能会出现重大的问题,它带来的后果可能是不幸或是灾难性的。
盲维这个概念同时让我想起了《知识大迁移》这本书中说道,这个时代中的我们对于信息正在面临两个挑战,一是知识总量太大了,大到你我能消化的掉的地步;而是知识的不确定性,现在的知识每天都在变化,今天对的事情,明天可能就不对了。
过去的知识是固化的,我们跟它们的关系是占有的关系,就好比我们和财富的关系一样,你占有的越多就越富有,但现在的知识已经多的,你占有不过来了。
但是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面对众多的知识信息,不仅要有所专长,而且要尽可能多的去涉猎其他的知识,这些知识不需要太过的深入,只需要一知半解即可。知识信息的网络协同效应,不同的知识在你的大脑里进行集合互相协同,有可能就会填补你认知思维上的一个盲维,就会产生“1+1>2”的效应。
从认知底层系统原则的改变,到突破你既有的认知舒适区,再到扩展你的认知维度。每一个都在不断地提醒我们自己,时代在变,社会在变,知识在变,如果我们再不变,就会进入一种盲目的挣扎当中,那是在自己看到种种变化时,却没有意识到需要将自己的认知地图需要扩大和变化的焦虑,焦虑中的挣扎,肯定是没有方向的,最终得到的结果是没有结果。
在每天不同的信息流当中穿梭的我们,同样需要时刻反省。“人自愚,查人则明;人自智,查己则昏”。从这个角度看就是:再蠢的人,看别人都特别明白;再聪明的人,看自己都特别不清不楚。你自己在各个App上收藏过的文章有多少是看过的?又有多少你看过能清晰的记得所表达的观点是什么?这种自我看起来是在努力当中的样子,多少欺骗了真实的自己。
每一个信息流即每一个信道,它都是自带噪音,而我们自身也是自己信息噪音制造者,但我们自己浑然不知。我们具有天生自恋、自我保护、自我辩护的倾向,它会自动的过滤到很多有用的信息,同时在我们自己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制造各种噪音,以至于我们获得的信息是一个扭曲的信息。我们都已自我感觉舒服的状态去获取信息,以至于我们也很难获得对于世界和自己的真实的认知。
最后想通过《未来简史》这本书中一段话,来结束这篇文章。智人进化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持续与机器人和计算机融合,直到某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才赫然发现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曾经写下《圣经》、建起长城或因为卓别林的滑稽动作而发笑的动物了。通过无数看似平凡的行为,而现在正在进行当中。每天都有数百万甚至更多的人把更多的生活控制权交给智能手机,在追求健康、快乐和力量的过程中,人们慢慢地改变自己的特质,于是特质一个又一个的改变,直到人类不再是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