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最美好的部分永远不是我们驻足停留的那部分,因为它已经是我们生活的常态,它的美与丑,无需我们去刻意留意,早已深深印在我们心底,隐藏在我们的无意识之中。
所以,我们才会那么喜欢阅读和旅行,那些不属于自己的声音,那些路上才有的风景,才会那么容易打动自己。我们不能停留,错过了就不会再来,所有的美好都只是我们生命的过客,我们必须在路过的时候拼命把握,才能不让自己过后有所遗憾。
书与远方,多么美好的两个词。
这两个词也正是《查令十字街84号》的主题。美国老小姐海莲·汉芙对书非常痴迷,也有着独特的品味,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对“古旧”两个字情有独钟,这也让她很难在现代化气息浓厚缺少历史底蕴的纽约买到心仪的书。
偶然间,她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了一则英国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的广告,上面的信息令她欣喜若狂,即使带点价格上的小担忧,她还是忍不住给这家书店寄了一封信,从此,她跟查令十字街84号这个她口中比纽约十七大街(“从我坐着的地方,伦敦可近得太多。”)还近的远方结下了不解之缘。
但是,查令十字街84号一直只是海莲心中一道未曾驻足的风景。 或者说,是一道美丽得不愿停留的风景。或许有人会说,并非如此,海莲一直渴望着前往灵魂中的那个圣地,那个地方有她向往的各种古旧风味的珍品。可是,她却一直没有去,为什么?经济方面当然是原因之一,但是从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海莲如果真的那么想去的话,她其实是有好几次可以成行的。她一直没去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那就是,她在期待着前往查令十字街的同时也在害怕着,那家书店一直是她精神上重要归宿,让她能够远离她所身处的纽约充满铜臭的街道,徜徉于伦敦优雅与传统的想象世界中。就像是我们在网上遇到一个聊得来的人,或者是看小说时看到一个心仪的人物,我们总是会不禁把这些我们在现实中未曾看过的人想得过于美好一样。对海莲来说,查令十字街84号也是这样,她对伦敦之行充满向往,但是她更害怕,心中的那个圣地会被现实所击碎。
我们知道,海莲最后还是踏上了伦敦的土地,但是这时关于查令十字街84号的所有美好也嘎然而止了,书店不复存在,弗兰克也已离开人世。
《查令十字街84号》被称为爱书人的圣经,可说是每一个爱阅读的人都能找到共鸣的一本书。可是不知道有多少人思考过,这本书让我们如此喜爱的原因是什么,仅仅是因为海莲小姐的爱书之情让我们感同身受吗?并不是,如果这本书里有“此方”跟“彼方”的话,让我们感同身受的并非美丽而遥远的彼方,而是最为贴近现实的此方。这个现实就是,我们说不定没有那么喜欢书,我们只是在向往着自己能够像《查令十字街84号》里的人那样对书那么着迷。不过其实这也不要紧,因为所有的书本身就是“美丽的谎言”,当我们选择相信的时候,谎言也就在我们心中成了唯一的真实。或许现实中的我们也住在“白蚁丛生”、“没有暖气”的公寓,但是如果手边有一本书,也就拥有了我们自己的查令十字街84号,现实再不堪,我们仍能选择灵魂的远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