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
从四五年前就盼望着能有机会去终南山走一走,向往传说中的神秘还有隐士们恬淡惬意的生活方式,尤其那份对未知的探寻和体验一直吸引着我,就像一个玄幻的梦,让自己无限想象并不断追寻着···
离寒假还有三天,一个突来的消息,确定此终南山之行,冒着不陪家人之大逆,然机缘难得,安抚好家人后启程,应老友建议,记录一份手账,算作是这次忤逆的证据吧。
……
路上
躺在卧铺,扔下手机,手捧着《大圆满禅定休息简说》,却一路都在大休息。车上噪音里书看不进,觉睡不实,连续十几小时的迷糊睡功还是有的,行至陕西榆林一带,车上才渐渐开始宁静,窗外窑洞成排,影影绰绰相续渐行渐远,与车内的陕北乡音相得益彰,成了一道动态的风景。这里的山丘甚是迷人,土黄色的基调,透过玻璃看到的宛然一幅幅古韵十足的山景写意,连同广袤辽阔的黄土地,相比东北的黑土地相比似乎承载着更多的厚重和丰盛。
火车在这土黄系的层层丘壑中穿过,产生一种深入大地怀抱般的安全感。层层叠峦中,千百年孕育着无数的生命,广阔无垠的黄土地不断地为炎黄子孙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这或许就是她所承载着的使命!
第一天:除夕 至西安、访草堂寺、入山、聚餐、围炉夜话
【急切、充满期待。】
1、至西安
子夜11点58,到西安。天气温和。
四大译场、六宗祖庭、十三朝古都,皇城古韵,厚重浓郁!文化大成,舍我其谁?
来西安的第一件幸运的事,就是原本准备要独自入山,惶惶之际传来有位西安同修同行上山的好消息,在这位广东口音的“贵人”【田】的陪伴下,一切就变得安然自若,一路上可以游心于山间风景。
2、访草堂寺
首站至终南山附近的草堂寺,四大译经场之一,鸠摩罗什大师的道场,与普通寺庙除伟大的背景之外,并没有太大差别,临近岁末,庙里只有僧人们在忙着布置贡品,走过几个大殿之后,时间紧迫没有深入后院,匆匆一行,奔赴南山。
3、入山
大约10点开始步行上山,途中景色迷人,层峦叠嶂间传出鸟鸣阵阵,原始的小路穿过丛林,漫谷积雪,幽静沁心,实不愧为“天下修道,终南为冠”!未至茅棚,心已清凉自在!
漫道积雪绿向阳,
峰峦叠嶂蕴奇象,
不枉隐者多恋此,
行至幽谷自清凉。
层林覆雪似云横,
斑雀衔枝逗春风,
神仙不于白云间,
南山深处见茅蓬。
4、聚餐
正午到达茅蓬,见到[印师](简称),还有一位正在干活的胖师兄【海】,喝茶稍做休息之后,大家生炉子、摆贡、准备午餐,忙活完毕。约下午1点,开始了除夕大餐,同时也请来了其他茅棚的老法师和隐士杨。我们选择了最为省事的方式----素食火锅。
印师,来这里闭关4年多了,之前跟印师未曾谋面,有缘的是我们曾皈依同一师父,当然僧俗之间是不可以师兄弟相称呼的,同样也称他为师父,虽然相处起来远不像在寺庙里那么严格和拘谨。印师可谓法相庄严,大额头,大鼻子,深深的眼窝显得目光坚定而深邃,与画像里的达摩真有几分相像,“不破初参不闭关,不到重关不入山”,真正的上山闭关并非谁都有资格的!
【老法师】,73岁,后来也进去他的茅棚,发现是连炉子都不用,我进去待一会儿就开始浑身发冷,而每天只需一餐的老法师竟是红光满面。
还有隐士【杨】,常来拜访和供养他的有一线的知名演员;还有那位总是在干活却长得白胖的导演【海】,自投自导的电影曾获温哥华红枫叶奖,后来都直接称他为导演。
在终南山实修的隐士们,有很多对于佛道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更注重见地的正确通透与否!更注重对宇宙生命的认知和实践!这里面说起来甚深甚细,简略而言,当初释迦牟尼在世时从未说过自己是佛教,孔子也从未说过自己是儒教,老子庄子更未说过自己是道教,都是后人在传承过程中为了保持一种纯粹而形成了分门别派,而这种派别的出现也在传承过程中久而久之也流露出一定的弊端,然而任何世间法都何尝都不是正负两面并存?!只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程度的体现。
5、围炉夜话
围炉煮酒南山麓,
三茅高士闲来聚,
浩渺宇宙千百万,
几人踏得菩提路。
晚6点,坐一柱香,印师也对大家做一大致的了解。
晚8点,开始围炉夜话,除了各种见怪不怪的山中趣闻,更多的是印师开示,这时也是解决内心一些疑团的好机缘。
考槃佳地誉古今,
山涧阿陆多硕人,
双履点亮万壑石,
谁人辩得汞中金?
深居南山离世亲,
损之又损逆求真,
几人渡得五雷劫?
方堪虹光绕金身。
芙蓉出水尽清新,
不离泥中空心根,
心源若有灵珠在,
行之何必居云深。
当然,菩提大道不离世间,但是闭关也自有闭关的方便,所以对于致志于修行的人而言,一个良好的专修之地也还是至关重要,包括道家修行讲究的“法侣财地”都是深含道理的,当然对于我们世间常人而言,不管身居何地,随时随地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则为重要的修行之始。
至23点,洗漱 ,···为了发新年祝福在山上转来转去捕捉信号··· ··· 终于发了出去。
而后,丁酉总结:
匆匆忙忙尽半生,
一无是处亦无成;
若向此生尽头参,
从此何必熬三更?
形形色色世间梦,
阅罢何辨孰暖冷;
一朝看破事非非,
始觉人生沐春风。
第二天:大年初一 茶道、古琴、长萧
【若有所失,亦若有所得】
屋前的竹林,笼罩着小雨,密密麻麻的沙沙声,美妙至极,在寂静的山谷之中,别有风韵。
岁寒人稀林愈静,
行步唯恐栖鸟惊;
凌崖松风亦含韵,
闲庭竹雨更清青。
早餐后正在舒展筋骨,忽来两个访客,脸色略带浊气,后来进屋跟印师聊天,修地功的,聊到中午没进禅堂就离开了,留下了油和大米。
偶然发现屋里有一根约有一尺长的硬刺,形状像是早先织毛衣的长针,原来是在茅棚附近捡的豪猪刺,不禁为昨晚找信号时的场景倒吸一口凉气,原来这山上生态保护的好,很多珍奇动植物都存在的,但是他们会远远躲着人类,何况这山中容纳着5000多名隐士,似乎也已形成了一支强大的部队。
下午两位同修上来,其中【敏】通古琴、擅书画乃至诗词歌赋皆有一套,曾赴藏区习绘唐卡,于是静修过程中的休闲由茶道扩充至了古琴、长萧;而且【敏】的书法、象棋、诗词等,有很多的共同话题。
琴棋书画诗酒茶,
志趣相投无尽话;
他年藏地绘坛城,
仰首同瞻布达拉。
夜,二十三点,睡觉···
第三天: 大年初二 坐,开示
【心不静,气未沉】
5点半 起床,全天无困意
今天吃饭时得知是印师亲自做两个菜,这不管从僧俗之间还是师徒之间,印师做菜给大家吃,都有些说不过去,结果因提及一个公案的话题,引发了印师一发不可收的开示,从中医到华严,从永嘉大师证道歌到转识成智··· ···
庭前竹林寒犹翠,
劲松葰茂映日晖;
法雨绵绵润心间,
何时唤发般若慧?
第四天 初三 小雨转雪
【思绪扰、心未柔。午后无明烦恼袭,嗔心起,事事不入眼。】
四点,醒来无眠。书下文:
《违缘》
当做了一个恶梦的时候,
总想再做个美梦来弥补它的创伤;
即使梦境无法掌控,
也依旧不愿放弃。
而是,
试图用自己的聪明能找到改变梦境的方法。
… …
而违缘的强大,
远胜过最初的设想。
当终于试图逃离,
难以告别的,
不只是动人的情节,
还有放不下的一份完美。
如果梦境依然是一种伤害,
那梦外无法修饰的美丽,
又何曾完美过?
所以就继续拉扯着,
违缘依旧却依然不再逃离,
即使精疲力竭,遍体鳞伤……
而正是违缘,
淬炼了颠扑不灭的正念,
更淬炼了我们对正念颠扑不灭的追求!
默参:
为了谁?
为了什么?
最终又做了什么?
正念,何为正念?
人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至否?
八风吹不动,何为八识风?何以吹不动?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何正何邪?
何以不生亦不灭?
何以自性生万法?
……
中午 来自北京的四位“武林高手”登门,擅长陈氏太极、八卦掌等。其中一位为印师的陈年老友,曾在上山长期住茅棚,立梅花桩,日日习武练功,现在从事中医项目,针灸、推拿、中药,虽都是从北京来此山,然并未多聊(而就在整理此文当日,与两人相聚于东四十条,久聊…)。
下午,与【敏】同访老法师,得开示,曰:从小乘解脱门到大乘菩提道······。可惜慧根不够,又听不清方言,所记了了。但是老法师传法心切溢于言表,其口若悬河之势想必年轻时应非等闲,而且其书法更非一般功底,屋里没生炉子,寒意阴阴,而老法师竟是红光满面。
第五天: 初四 雪 拍摄雪景
【心未宁 但升喜】
六点起床 零星雪花,松竹披雪,更显青绿。跑出去,沿山路飞奔,寻景,拍照,山辽阔、林寂静,众鸟鸣,声参差。见层峦叠嶂美景,拍之,这玩心不退,何以止之?
云缈缈,雪皑皑,青山隐隐;
谷幽幽,树苍苍,鸟鸣清清。
中午,成都来的同修【邓】,携20余种茶,供大家品尝,专业茶艺师水准。70后出生却一副90后的面孔,这或许就是不娶妻的福利吧,一手好茶艺让大家大饱口福。
下午天色露晴,练太极,望西山美境。
隔山遥望日西归,
玉峰层层霞光垂;
山居云上道人家,
路遥子房几时回?
第六天 初五 大雪纷飞
【坐,无思。狂心歇,悦。】
休息时间与同修【海】、【敏】一起闲谈,聊起关于宗教电影的话题,达一小共识~
《镜中花》
春去秋来又一春
时光轮回四季巡
影坛哲思待新秀
花在镜中别有韵
第七天 初六 大雪覆盖 古装大片
【平静 欢喜 】
半夜听到师兄两次起床收拾炉子,上午休息时,一起与【印师】、【海】、【敏】一起拍“古装大片”:
仗剑天涯尽,
唯琴堪知心,
旧笠不身舍,
一萧伴君吟。
今坐,渐入佳境。而正面临明日下山,都劝我再度几日,心动,最终还是决定不改变计划,不舍中选择次日离山。
头戴轻绵帽,
身暖腹中饱,
坐观灵山头,
清风明月邀。
可惜可惜,明日要下山喽!期待下次再续。
第八天:初七 大晴 下山,访香积寺
【平静 敬畏】
上午,坐。中午饱餐后下山,四人同行,下山。
一路上收集各类苔藓,拍山景,我竟然还捡到一个大灵芝,【敏】让家人驱车来接,特意安排送我至香积寺,非常感恩!
香积寺作为净土宗祖庭之一,至今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然而原始的香积宝殿遗址则就在香积寺小学的对面,而且已经变成一个封锁起来的庭院,隔壁就是香积寺村委。香积寺一带还是属于农村的形态,但是站在这里的路口抬头南望,就几乎可以看到秦岭的东西全貌,青山隐隐,云雾萦萦~想必未来二十年内就是一块“风水宝地”。
之后从香积寺乘车至长安芙蓉园,拖着生疼的腿吃饭、找住宿,而且从大唐芙蓉园走至大雁塔再穿过大慈恩寺公园至北广场,终于可以在这人流涌动的北广场休息一会儿。
青山隐隐水云间,
冷风古道旧长安;
楼高不闻马蹄空,
一盏单枞半日闲。
(还是比较怀念山上【邓】的茶艺。。。)
第九天:大兴善寺、大慈恩寺、荐福寺、碑林
【平静 敬畏】
上午一早起床,洗澡,奔赴大兴善寺,香火旺盛,不愧是密宗祖庭,同时也是著名的四大译经场之一,享有“开元三大士”的三个印度僧人在盛唐时期于此译经传法,院内东侧见宝箧印塔,好个亲切!
最热闹的就属大慈恩寺了,作为法相宗祖庭、“四大译经场”之一以及大唐玄奘法师的道场,似乎已成为西安文化的重要名片之一,神圣庄严的大雁塔、古风浓郁的大唐不夜城、从北广场至南广场宛然一场丰腴的文化盛宴。相比之下小雁塔和同为“四大译经场之一”的荐福寺,则显得较为没落。
草堂大兴译圣言,
大雁小雁入长安;
析骨刺血浩瀚文,
不惜身命相续传。
而今得来不思难,
久之高搁饱蠹餐;
除却残塔映遗地,
谁堪皓首深意参?
除了四大译经场,祖庭寺庙之外,碑林也是我心目中的重要一站,尽管双膝疼痛,还是在不知不觉耗费了大半天,走出碑林发现天已暮色,而在碑林的蔚然大观中,受益匪浅,很多著名的碑帖都没有用玻璃封起来,可以清晰的体会用笔和力度。他日再来若时间充足,还可准备至少两天的时间耗在这里,不经意间,竟看到了卢藏“终南捷径”的典故。
从碑林出来,穿过书画市场行至关中书院,在向前几步,原定于明天出发前的最后一站“湘子庙”隐现于眼前,到达时已临近关门,匆匆走一圈,在翻阅门口的一本《玄门道语》时,又翻到了关于司马承祯的文章,于是一片《心铭》铭心中。
《心铭》
自古太乙养奇人,
时久亦滋假其阴;
莫仿卢藏钓伪誉,
心欲解脱尚承祯。
有时候缘分很巧,从湘子庙出来回望的那一刻,便确定了第二天的行程安排:一位长发男士让我帮他拍张照片,当我听出他沈阳口音时,自然便有了话题,而他的父亲退休后长居西安,自然比较熟悉这里;他建议我明天回程前,可以去一趟密宗的另一祖庭----青龙寺,正是日本东密的祖庭之祖庭。
第十天:拜青龙寺,中午踏上归途
【平静 敬畏】
当年引佛教进入东瀛日本的空海禅师正是受法于青龙寺的慧果大师,方有后来的东密传承,并影响至今天日本的东密、禅、乃至整体文化的发展。
《青龙寺记》
瀛洲东密成一脉,
但识祖源青龙寺;
慧果空海口耳传,
虔心求法拜于此。
末
如果说北京的文化氛围更多是一种流淌在血液里的传统精神和与现代生活相融合的胡同文化,那么西安的文化氛围则是一种让人顶礼膜拜和值得追寻的文化,更加古老、纯粹、厚重,让人深沁其中而变得更加深沉。文化之途,西安必不可少!几千年的时光荏苒,沉淀了终南山文化,更幸运的是现代商业的开发并没有太多的负面干涉到这里,包括原始的登山小路,屏蔽了大量的世间干扰。让人在云雾萦绕中感受这座深山的原有魅力,探寻那份梦幻般的神秘。切盼他日再来~
追慕古人进终南,
行山强把言辞攒;
恍然一梦了无痕,
回看墨迹笑痴言。
----整理于2018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