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漫随
善良,一直都是一个很美的字眼,很多时候我们都希望被贴上善良的标签。
长得丑的人会说:我很丑,但是我很善良;不聪明的人会说:虽然我笨,但是我善良呀;审美很low的人会说:虽然我穿得low,但是我有一颗善良的心。
你敢反驳吗?不敢,因为他善良呀。善良的人,理应被厚待。于是所有的缺陷都被包裹,只余善良,灿灿夺目。于是所有的过错都被遮掩,只余善良,据理力争。
善良呢,究竟是什么?而你,善良吗?
❤
我有个同学,属于老好人那种,有求必应,从未见过她和谁翻脸。有一回同她话聊,聊着聊着她就哭了。我吓一跳,赶紧问怎么了。
她说,她们宿舍四个女孩,属她条件最差,学习最差,她很自卑,不知道怎么和她们相处,只能在细微处帮点小忙,以维持这段关系。
于是,寝室的地她扫,水她打,某个同学过生日的时候她张罗,还用自己所剩不多的钱买礼物。
结果呢?
同学说,每天早上她都起的很早,去教室帮她们占座位,有一回起的晚只占了三个,她很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办。直到其他三个同学来了,说:我们仨坐这儿,你再找一个吧。
那一瞬间,她突然就觉得自己很委屈,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好换不来同等的对待。
她哭得很伤心,一遍又一遍地对我说:我对她们那么好,她们就这么对我,为什么,我到底哪里做错了?
我说:你错了,错在你毫无底线,不懂拒绝。
她说:对别人好也是一种错吗?
我说:那你难受吗?
她说:难受。
我说:那你以后还这样吗?
她沉默了,半晌,她说:不这样我能怎么办?与其一个人孤单,不如受点委屈。
我知道,我劝不了她,她从内心否定自己,将自己放在一个卑微的位置,认为只有拼命地对别人好才能维持一段看似和谐的关系。
❤
很多时候,我们将做好事、乐于助人、无条件对别人好等同于善良,在我们看来,善良就是不求回报地付出,可一旦你冒犯了他人的利益,就会被冠上自私、虚伪的骂名,无论你曾付出什么。
善良,不是你一味地好脾气。如果被欺负了你选择忍受,一定会有下一次,如果有一天你忍不住辩驳了,错就是你的,因为第一次的时候你没有反抗呀。一开始无底线只会模糊界限,别人不知道你的接受度在哪里,自然就可以肆无忌惮。
善良,不是对任何人的有求必应。你只是一个人,你不可能做所有人的事。朋友之间的一时忙好帮,无非一份人情。但若长此以往将他人的忙都揽在自己身上,只为换一句“某某,你真是个好人”,那么,有一天出错了,或者你帮不了了,可能就友尽了。因为你从不量力而行,从不懂得适当拒绝。
❤
很多时候,不拒绝并不是因为你善良。不拒绝,实际来源于对自身的不自信。你需要通过不断的顺从来证明自己是被需要的,通过帮助别人来彰显自己存在的价值,通过别人的感谢或赞美来肯定自己。最终,成为别人眼中的自己。
不拒绝,是因为你期待别人的不拒绝。潜意识里,你认为你帮助过的人有义务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你渴望得到同等的对待,以维持一种相对平衡的关系。但实际上,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善行是否有善报不在于善良,而在于良知。
被拒绝,会难受,毋庸置疑,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把别人的拒绝理解为自己不被重视、不被喜欢,从而产生一种无力感、无能感,进而自我否定,不亚于自找苦吃。因为害怕拒绝而委曲求全,更非善良。
我们需要客观地看待拒绝。被拒绝,可能是因为别人不愿意或根本无法做到,并非不在意你。拒绝不是伤害,而是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你只有学会拒绝,才能接受被拒绝。但是,千万再别把无条件付出当做善良,你知道的,那不是。
❤
如杰夫·贝佐斯所说:聪明是一种天赋,善良是一种选择。
善良不是毫无准则的奉献,它是基于尊重别人而做出的一种有界限、有原则、有底线的选择。要知道,自尊不必委曲求全,它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接纳和喜欢真正的自己。你的自尊,不需要通过所谓的善良来获得。
而你的善良,要有温度,有锋芒。如爱默生所言: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否则等于零。所以,坚守底线,学会说“不”,发现对方真正的需要,拒绝低智商的善良,最后成为更好地自己。
希望你的善良,也有点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