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希望是极好的感觉
离开职场两年多了,一心打算全职带娃的我,最后还是忍受不了内心价值感的缺失所带来的恐慌,决定重新回归职场。上班一个多星期了,这一周来感觉很好,好像又回到了几年前刚来上海的时候,脚下的每一步都感觉扎实,希望是最能让人开心的事情。
当年父母强烈要求我回去考公务员,我死活不愿意,我知道自己不愿意干那种一眼望到头的工作,仿佛用一句话就能说完一生,看看以前的人的生活轨迹就一目了然,三点一线,工作、家、麻友家,所以还没毕业我卷着学校的铺盖就来了上海。
那一年上海的春天显得格外的温暖和勃勃生机。从北方的学校一路往南,看着一点点变绿变茂盛的风景,那种世界就在脚下的感觉,也许真的只有在那个无知无畏的年纪才会有的心情。也是一种极美妙的感觉。
时光匆匆,不悔当初
9年过去了,回头看看这些年,我惭愧的几乎什么也没实现,唯一实现的是在上海成了家,找到一个值得相伴一生的人,有了可爱的女儿。想想这也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也还算欣慰。但除了这些,自我的社会价值一直没有得以体现,难免心理有很多恐慌和焦虑。所以选择重新回归职场。
当离开生活多年的家乡,到外面求学,接触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人,才真正体会到自己的局限,才羞愧自己在自己小小的思维世界里洋洋得意的样子是如此的滑稽。也才真正体会什么叫见识。
所以毕业我就选择来了上海,我当时想,就算我无法在这里扎根,哪怕呆上个三五年,就算再回到我的家乡,也许我也和以前不一样了(其实想重新回归家乡也不是这么容易,或者说自己也不愿意回去了)。就这样,在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纪,说走就走了。当年和我一样的沪飘,很多人选择了回去,觉得不论人情还是生活都适应不来。很多人先是抱怨然后排斥,而我之所以能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后面融入,是因为我觉得事情的发生一定有原因,可以试着去了解,如果愿意可以接受认同并跟随,如果不愿意,做自己就好了,让自己不接受的一切就这么存在在自己的周围。这就是我所理解包容,也是我觉得上海最吸引我的地方。
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才知道家乡的美,也才能看清家乡的不足,同样接触了不一样的人,才能更好的认清自己,看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虽然依然在为生活拼着,幸福指数没有家乡高,可是倘若让我选,我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
阶级意味着什么
之前听过这样一句关于教育总结,底层人们培养各个行业的工具,考虑如何让自己如何扮演好螺丝钉,中产阶级培养艺术品,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孩子的生活,富人培养主人公,也就是如何来利用这些行业工具也好艺术品也好,来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这可能是比较不中听的话,可是也是残酷的事实,我是属于从底层要爬上一个另一个阶级的人,做为夹缝中的人,看得就更清楚了,当然也很辛苦。
你的话决定了孩子能走多远
前一段时间,在007的班级分享中,萌小妞说到她的父母给她的教育,让我很触动,她爸妈对她说:“如果你看到别人开着比你好的车住着比你好房子,你要祝福他,因为如果你不喜欢或者诅咒他,你怎么可能会为你不喜欢的东西去努力,又怎么能获得它们呢?”是啊,这是多么浅显易懂的道理,可这个道理我是在二十七八岁才明白,记得小时候家里人或者说周围的人说,你看那些做生意的,真黑心,这么点东西也要卖这么贵。或者他们在聊天的时候常说,你看那个人,一有钱就变了,一点同情心都没有,人啊,一有钱就变坏,这样在孩子的心理,就划上了两个等号,挣钱等于黑心,有钱等于坏人。虽然我爸妈是做生意的,就是因为他们这个理念让他们的生意每况愈下,最后不了了之了。
人的观念一旦形成,就算想改变,也是很困难的,他就像一个隐形人,在你做决定的时候会跑出来,记得大学时我也做一些小生意挣点生活费,可是总是隐隐觉得有个声音说,正别人的钱黑心,或有时候真的挣到了会有不安感,当然这里说的一定不是欺骗。以至于后来我直接去做了用劳动换来报酬的勤工俭学岗位。印证了那句话,“我们啊,还是老老实实的吃力气,一分劳作一分收获,踏实”。
去年我有一个小妹妹高考填志愿,她打电话来问我,给一些意见,当时他的一番话让我突然顿悟,原来这就算局限。她说她问了了周围很多人,大家都没有好的建议,他想学经济,可是他们老师说,对于他们这些寒门子弟,最好别学经济,因为没见过这么多钱,怕以后毁了自己。这是个看起来善意得那么合理的建议,但却让我听出了一些别的东西,也许就在这些零零碎碎的禁锢中,阶级的界限就出来了。后来我还是经不住要和她说一些我的不同意见,可是基本就没有太多意义了。人们对于权威的盲从程度是可怕而不自知的,而没有太多文化的父母,所理解的权威也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在变的,小学他们的权威是小学老师,逐渐到初中老师,然后是高中老师,再到大学老师。眼见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我的顾虑与坚持
经过这些种种的事情,我养成了一个习惯,不太愿意用肯定的语气去界定一件事情,因为觉得也许自己眼界不够,知识面太窄,格局太小,理解错了,如果给了别人不好的建议,怕耽误了别人的一生。
可是我却乐于去给迷茫的小朋友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有希望的小故事,虽然说现在一直在谈阶级固化的问题,可是如果我们也相信了这些话,不在去努力,那么这就像一个预言一样,被我们自己给证实了。所以我喜欢想这样的句子:“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记得李笑来老师在回答为什么成功的人都会扎堆问题时,他说:“没吃过猪肉,但见过猪跑,这就叫见识。见识不同,判断不同,决策不同,行为不同,结果不同。见过活人成功很重要!见过身边的活人成功很重要!见过身边优缺点的活人成功很重要!这就是为什么能人扎堆出现的原因。”
罗胖说,人和人的不同一是加入了不同的社会网络,二是相信了不同的故事。
如果想改变,就要加入不同的社会网络,离开舒适区,去听不一样的故事。加入007,也是一个长见识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