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在幼升小后,或多或少都会有些不适应,最不适应的莫过于从一年级第二学期就开始的“写话”。
小胡同学刚开始写话的时候,不仅他自己发愁,为娘我也倍受煎熬,每每听到他一遍遍地问我“妈妈我怎么写啊?”我都觉得整个脑袋在渐渐变大。往往是两三句话的作业,我给他出十几个点子,最后他一个也不采纳,而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写几句应付差事。
进入二年级后,“写话”变成了“看图写话”,对于字数的要求也提高了,完成这个作业是胡娃快乐周末里最不协调的一笔,成为他最大的烦恼,而为娘我也还是一筹莫展,帮不上他什么忙,这个折磨一直持续到进入三年级。
三年级的一天,胡娃听写词语的时候,突然很烦躁,发很大的脾气,我知道他是写累了,但又不能就此放下不写,我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开始将要听写的词语串成一个故事,故事或许有些牵强,但因为好奇这种故事的走向,所以他的情绪一下被调动起来,听写作业顺利完成了。而这次听写的经历,给了我一个启发:何不让胡娃参与进来,我们一起编故事呢?这样既能让他的听写变得有趣,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提高他编故事的能力来增强他写作文的自信心。
最初的做法是胡娃用听写给定的词语编故事,我帮他记录下来,然后我念故事并提示他需要听写的词语,他在听写词语的过程中则能体会故事中的词语用得是否得当,语句是否通顺。这样慢慢地走来,胡娃在学校的作业作文,渐渐开始有了一些起色,偶尔,还会被当做范文在课堂上读给同学听。生活中时而还能听到从他嘴里吐出的一两句很诗意的话语,比如:外面下雨的时候,他站在窗前冒出一句:“街上有许多行走的蘑菇”。再比如,他看着蓝天上透过云层喷射出的阳光,说:“透过云彩,我看到了上帝的眼睛。”
看到这样的变化,我喜在心头,同时在想更多的方法激励他写作文的兴趣。我把他二年级以来所有的作文全部保留下来,并在电脑上建立了一个文件夹,将他的文章全部整理成文档,有时间就让他看看自己的作品,想让他从中体会一种成就感。
这些办法虽然有一些效果,但收效并没有达到我的期望。去年,我注册了自己的公号,与此同时,一个念头突然涌上来:可不可以给他也注册一个呢?我想象着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看着自己的文字随着打开的网页出现在眼前,他的兴奋会达到什么样的状态呢?
一个周末,我在手机上打开一个大号的一篇儿童游戏的文章和他一起看,文章读完后,他指着文后的“赏”问我“妈妈这是什么意思?”当得知是别人通过打赏的做法肯定作者的文章写得好时,他说“妈妈,我也想让别人打赏我。”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激励他的时机,于是我跟他商量帮他申请账号,他也每天写一篇文章发送,如果作业很多的时候,就用他之前写的作文保持日更,以争取能取得原创保护。
事实证明,这是一次大胆的也是成功的尝试,胡娃至今发文近百篇,通过发布他的作文取得了近三百元的打赏。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而言,持续的写作与发布文章,使得他的写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时常能看到他或者选材新颖、或者语言诙谐风趣、或者构思巧妙的文章诞生。更为重要的是,他变得自信,从容,不再视作文为猛虎,甚至还和班里爱好写作的小同学一起组织起一个童话写作群。
我总结了胡娃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提高自信心的一些经验,对于很多初涉写话的小朋友也许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说作文
一年级的小朋友基本具备了清晰地表述一个完整意思的能力,当孩子无法直接用写的方法表达自己意思的时候,可以采取说的方式,由家长帮助孩子记录作文。这样做的好处是,孩子的思维是连贯的,不会因为某个不会写的字而打断,因此呈现出来的内容可能更完整,逻辑性更强。
至今,胡娃发布的童话故事《淘米与汤米》仍然是采用说故事的方法完成,不同的是以前是他说,我帮他记录,现在是他自己借助于语音输入工具转换文字的功能完成整篇故事。
编故事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故事大王,当听着自己的孩子将无中生有的东西煞有介事地演绎出来的时候,家长要做的就是将这些故事变成文字,让孩子从自己编撰的故事中体会成就感。
胡娃除了编童话故事外,自己还有一些其它的编撰,比如续写预言故事、改写成语故事、串讲成语等编故事的方法。听写词语的时候,也还会采用先编故事再听写的方法。
多途径让孩子的作文具有传播性
这方面可采取的方法很多:
将孩子的作文整理、打印、装订成册,作为孩子的自己出版的第一本书,既能从中看到孩子的成长,同时孩子看到自己的文字变成印刷品时的仪式感将会牢牢地刻印在他的记忆中,连同自己的作文书一起成为最珍贵的纪念。
选择质量比较高的文章投稿。如今,各类发表学生作品的途径和平台很多,既有纸媒、也有网络媒体、自媒体,用心的家长可以搜集这样的平台信息,依据平台特性将孩子的文章按类型分别投稿,成功刊发对孩子将会产生极大的鼓励。
选择一个自媒体,注册账号,将孩子的文章发布上去,文章的阅读量和点赞数都会成为激发孩子写作热情的激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