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本义(一)

战国时期的楚国屈原在《离骚》中有这样的诗句:“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意思是说:日升月落啊光阴不停地流逝,春秋交替啊草木也跟着枯萎凋零,莫不让人感叹再美的容也终渐衰老啊!

春与秋在古代有简而领称全年四季之仪,特别是在农耕社会,春与秋这两个时节是全年里最重要的季节。

不过,我们这里所讲的“春秋”是指四书五经中的《春秋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春秋本义(一)

春秋之名何来?

<一>春作秋成

春夏秋冬,是古人根据自然环境和天文变化规律总结出来用以区分气候变化的名词。

以春秋作史书名,有“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的意境,就像唐代徐彦给《春秋公羊传》注疏时写的“春作秋成”,意思是孔子写此书(春秋经)于春,而成于秋,故名《春秋》。

但这个说法怕是有争议的,一是因为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曾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既然孔子说“述而不作”,那么作《春秋》就显得矛盾了,有违圣贤言行一致的美德;二是在《左传》、《公羊传》中说孔子只是“修”《春秋》,这两册为《春秋》所写的经传是春秋战国时期创作的,远早于徐彦的唐代,从史料上来看,孔子至多是“修”《春秋》,而非作《春秋》,即“春作秋成”这一《春秋》取名的说法便是站不住脚了。

春秋左传,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了唐代的徐彦,将《春秋》看成是孔贤人所作的还有战国时期的孟轲即孟子。

孟子在《滕文公下》中写道:世衰道微,邪说暴行又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

大概意思是孔子看到当时歪理邪说盛行,暴乱四起,君臣失序,子失孝道后,为了规正时序,贬恶扬善,就写了《春秋》。

我们来看下,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写《滕文公》的时间要比《左传》(公元前386之前)来得晚,而《左传》写孔子只是修春秋,《左传·成公十四年》:“君子曰,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汙,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这里的圣人即指孔子,显然,《春秋》并非如孟子所写的由孔子所作。

<二>春秋之源

春字,应是出现于西周之前,因为《诗经·小雅·出车》中有“春日迟迟,卉木萋萋”的诗句。

《小雅·出车》是《诗经》中的第一首,创作于西周,记录的是周宣王出征的情形。

从《小雅·出车》中对“春”字的使用,可见“春”应是在西周时就已经使用的文字,而且在更早的甲骨文中也有“春”字存在。

甲骨文中春的写法,图片截自《甲骨文字辨异》

甲骨文上的文字记载的是商代的大小国事,约是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000年之间的事。

《尚书·商书·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意思是说要像网一样结在纲上,才能有条理而不紊乱/要像农夫勤劳努力地耕种,才能在秋天有好的收成。

这可能是“秋”字最早的可考的文字记载,可见“秋”字应是在商朝或商朝以前就已存在的文字,并被用作表示收成的季节。

同样,“秋”字也出现在甲骨文中。

上图左一、二是甲骨文中的秋字,图片来源于网络

“秋”字中的“火”字部的意义,有说古人有灼龟以卜收成好坏的说法;也有说稻谷熟后的颜色像火灼一样;还有一种说法是古代以火焚田杀虫,也就除害虫。

但笔者认为秋字演变到后期,也有可能是因为古人在收上稻谷后,有烧稻草以肥土的习惯,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这么做主要还是因为这样处理稻草更方便些吧。而且这一习惯在华夏文明地区一直延续至今,我们现在许多地方包括台湾地区仍保留有收成后烧稻草这一传统习惯。

我还记得小时候,农田耕种时,大家都会用上一季收割完晒干后的稻草堆上土闷着烧,再把这些烧过的含草灰的土当作肥料来种其他作物,像马铃薯,种之前还要先裹上些这些草灰土。

可见,春与秋出现在周初,甚至是在商朝也已将这两字作为季节使用。

但是在甲骨文中,目前还未找到‘冬’作为季节这一用法。

《甲骨文字辨异》中说,商代和周初只有春、秋两季,还没有夏与冬。甲骨文里虽然有‘冬’字,不过都是作‘终’使用。

图片截自《甲骨文辨异》

夏商周时期只有春与秋两季,也就是说古人在西周之前还并未把一年划分成四季,那这个季节与我们所讲的《春秋经》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有关系了,笔者认为商周时期史官记载史事就如我们现代人写日记一样,将一年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实时记录下来;春秋蕴含“一岁一枯荣”之意,以‘春秋’作史书名,既有年年岁岁如是记的含义,也说明记载的事情都极为重要。

如果将商周时期的《春秋》换成今天的话就是“日记”或者“年报”、“年刊”,“编年体史书”等。

与一般日记不同,它记载的是当时各个诸侯国发生的大小事件,但像当今诸多古典武术一样,去形取意,虽然内容记载的仍是客观事件,但商周时期将史书名字抽象化最后定称为《春秋》,并成为当时的“国际惯例”,以其正统的权威性成为各国史书的通称。

这一点是有考证的。

在春秋时期,各国史书的书名并不都叫《春秋》的,有的称为“乘”,有的称为“梼杌”,有的则直接称为“春秋”。

《国语·晋语》:“羊舌脍习于春秋”。《楚语》:“教之春秋”。这些春秋都是指各国的史书。

《孟子·离娄》:“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墨子也曾说过:吾尝见百国之春秋。

可见,春秋一词是官方场合下对史书的简称,而当时这个官方是指统辖诸侯国的周朝。

那周朝和《春秋经》、孔子又有什么千丝万缕的关系呢?待下节分晓吧。

参考资料: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王本兴,《甲骨文字辨异》

陈政,《字源谈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457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37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696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83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5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05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20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11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82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74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53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3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76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7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74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89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83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