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下英子的《断舍离》到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伴随这些书籍在全球市场的热卖,仿佛也可说明世人普遍害怕混乱,希冀透过有效整理的方法找回生活的重心与工作的效率。
在当今这个把整理术奉为圭臬的年代里,居然有人出书宣扬《不整理的人生魔法》?这究竟是作者故意唱反调,还是有其理论基础呢?这个有趣的书名吸引了我的目光,花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把作者宣称写了五年的这本书看完了。
先说结论,这本书真好看。重要的事要说三次,快点买来看、快点买来看、快点买来看!
本书作者提姆.哈福特(Tim Harford)是《金融时报》资深专栏作家、BBC广播节目主持人,也是牛津大学纳菲尔社会科学院访问学者。他的著作如《谁赚走了你的咖啡钱》、《亲爱的卧底经济学家》等,在全球销售近百万册,授权近三十种语言,堪称全世界最受欢迎的经济学作家之一。
提姆.哈福特花了五年的时间做足功课,不但引经据典,也用他的妙笔生花诠释了井井有条的生活未必让我们离成功更近,而混乱无序甚至更能激发创意。
看完这本书,解答了我的一些疑问:好比我懂得各种科技工具的运用(甚至还写过数字工作术专栏,也开过相关课程),但为何自己的电脑桌面还是时常堆积一堆文件档案?明明我也知道环境整洁的重要性,但怎么每次收拾好之后,没多久自己的桌上又堆满了一堆书?
其实,“乱”是有道理的。提姆.哈福特说桌子总是乱糟糟的人,给人的第一印象也许是很没有效率的,但其实不然!反观那些擅于整理环境,也乐于把桌面净空的人,却很可能不知不觉地囤积了更多的杂物。如果混乱是我们的天性,那么比较好的作法也许不是排斥它,而是找出妥善的相应之道。
就好像书中引用研究生产力的专家曼恩(Merlin Mann)的说法,他告诉我们在一个变化快速的世界中,如果要井然有序地安排好所有的事情,很可能会让人陷入缓不济急的困境。
曼恩的意思是说,与其为了整理而伤透脑筋,倒不如把心力放在实际行动上。以我们每个人都时常使用的电子邮件为例,你还会执着于帮不同的来信者或主题设立专属的收件匣吗?其实,只要善用关键字搜寻,即可快速找到想要查阅的信件了。
《不整理的人生魔法》颠覆了社会大众对生活方式的认知,也让我们从整理癖中得到解放。
为了追求更高效的生活,我们看过很多书、听过很多演讲,也学会了随时做笔记、写日程表,甚至列出冗长的待办清单,只为了把文件归档,培养所谓的“好习惯”。很多人以为如此这般的刻意练习,加上有明确目标的计划,就能让我们离成功更近一些。
但提姆.哈福特也引述魔幻写实大师波赫士的真知灼见,如果大家想要轻易地将这个世界分门别类,那终究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要知道,若想把现实世界里的东西逐一分类,往往很难兼顾条理与逻辑。
提姆.哈福特在书中,引用了大量的科学研究与实证结果,无非就是告诉我们不需要畏惧混乱,也不用随时绷紧神经去维持表面的整洁与秩序。有时候学会拥抱混乱,甚至主动去制造混乱,更能激发出创造力。甚至当我们不那么急切去追求功成名就的时候,成功反而离你我更近了。
阅读这本书,宛若透过作者的视角来看许多人的精采故事。从杰若、大卫.鲍依、柯比意再到乔布斯,我们可以从风格迥异的不同人身上,学习到各种有趣的人生哲学,以及他们用以改变生活的无序力量。
一如《时代》杂志对本书的评论,“本书要旨不在批评近藤麻理惠及其整理术,也不是为了替囤积杂物辩解。与其说作者歌颂混乱,不如说他找出真正的创意来源。”
看完这本书,我跟大家分享几个自己的感悟。首先,自己终于可以放下不必要的坚持,松口气,坦然地与混乱的天性为伍;其次,透过作者的建议,学习如何从乱中求胜,甚至是偶尔主动制造一些混乱,借此提高工作效率。最后,当然是从井然有序和循规蹈矩的传统礼教中自我解放,进而找到一种更适合自己创作与成长的生活节奏。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原本就擅长整理,那很好,请继续保持这个良好的习惯唷!但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偶尔会陷入混乱的场景;那么,不妨从今天开始,换个角度自我省思一番吧!
《不整理的人生魔法》是一本值得放在案头的好书,遇到瓶颈的时候就翻阅一下,或者把它当成一本故事书,那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