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答01 | 什么是落后》——李笑来
[读想]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种想法如果在生根发芽了,它的进化过程肯定是前者慢慢退化,后者占据全部。
“快要完成”和“完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就像那个朴素的道理告诉我们的“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摘抄]
我们常常过度自信,与此同时,有习惯性的低估他人。选择性的输入使得我们只能看到的我们只想看到的部分。这种系统性的偏激,只能用冷冰冰的科学例如分数或名词来残酷纠正。
对自己的定位没有清晰的认知,一直选择回避问题,等到问题真的暴露的时候,那时候为时已晚了。
“劳逸结合”固然没错,不过它不应该成为逃避困难的接口。实际上,能否拉开距离都取决于你是否能硬着头皮把最难的部分啃下来。
很少的事情是线性发展的。
“快要领先”和“真的领先”可能相差很多,当觉得自己在当下的平台中已经快要成为前20%的时候,应该继续验证自己的这个想法后在进入下一个平台。
- 《只要有一小撮人执意玩真的》——万维刚
[读想]
记得《富爸爸,穷爸爸》那本书里提到了一种方法:别听那些基金经理给你推荐的理财产品,你去看他们自己是不是也罢自己的钱投入在这个上面。
之前听罗辑思维中有一期讲到“中国有希望”,里面提到一个地产商表示对国内投资环境的悲观态度,但是实际上他还在上海投资房地产。
李笑来在之前谈安全感和笃信的时候也提到说看一个人是否真的笃信什么,就看他怎么去做。
[摘抄]
信息时代空口说白话的人实在太多了,have a skin in the game就成为了一个特别珍贵的品质。
我非得按我说的办,儿你怎么都行,那最后肯定是按我说的办。
一个宽容的社会,是否也应该宽容那些不宽容的人?
- 《李翔商业内参|9月4日》——李翔
[读想]
想到大四那一年搞创业,总结原因最终还真是李翔的那个总结“但最终还是创始人不行”。那个时候读书太少,又想得太多,甚至于迁怒与最亲近的人,想到这些,感觉自己现在每天这样安然上班真是配不上自己的野心又辜负了自己和他人所受的苦难。
[摘抄]
项目死亡的各有各的原因,但最终还是创始人不行。
如果再深挖,失败的项目里,很多都是创始人心胸太狭窄,不能挖来比他们更加优秀的人。
如果你参与的公司远比你想的还要成功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项目或一家公司比你想象的还要成功,那么这个项目或公司会是什么样子。必须思考:如果那种情况发生的话,情况还是什么样子,以及参与的人又会如何改变.....团队在这个过程中,我到底起了什么作用?那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情吗?
公司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两种情况:公司的成长速度超越员工的成长速度;员工的成长速度超越公司的成长速度。如果是后者,大部分人会选择辞职,但如果是前者,那就比较残酷了,公司只能引入新的人才,让原来的人边缘化,甚至离职的方法保证组织还能继续生长。
《好好说话》
被人造谣怎么办[70期]
- 捅破窗户纸,消除其他吃瓜群众的好奇心
- 降低交流门槛,搭建和其他群众的交流平台
- 向上司求助,把上司变成你的好队友
销售如何让创造需求[69期]
- 从优点出发
- 从处境出发
- 报价留到最后
说话清晰的诀窍[68期]
- 为了关键信息不被人误解,你需要多角度重复
- 为了避免听众跟不上你的节奏,你要主动去留空白
- 为了让人只用听就能明白,你要尽量的去找操作性的表述
对话引导获取信息[67期]
- 纠正式引导,利用别人喜欢纠正他人的心态,向对方套取更多的信息
- 姿态和语调,要让别人纠正我们,关键在于我们的态度和语调
- 适度的反抗,当对方在纠正我们的时候势必会释放资讯,而此时适度的反抗会让对方进一步吐露
相亲的时候聊什么[66期]
- 价值观,重点要放在对方不喜欢什么上
- 金钱观,关键看对方认为的最浪费钱的行为
- 家庭观,看和父母矛盾的解决办法